德棉空手道
6月5日,德棉股份公告称,经深交所和山东证监局核查发现,控股股东山东德棉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德棉集团)存在违规占用公司资金情形:去年2月至今年5月,公司相关人员在没有履行程序也未向董事会报告的情况下,违反相关规定,多次直接或间接向大股东提供资金。
6月11日,记者来到德棉股份厂区,几位赶着下午4点上中班的工人表示,他们并不知道出了事,也不知道证监会要来调查。记者与德棉董事会秘书孙万生联系采访事宜时,他证实,证监会调查组已进驻公司。
2006年10月在中小板上市的德棉股份,因资质平平,历次行情中均无表现,此前亦从未引起市场注意。
资金和担保乱象
监管部门查明,去年8-12月,德棉股份通过瑞杰置业向德棉集团提供资金,月均占用额4424.6万元,去年末占用余额达3493万元。
今年1-5月,德棉股份再次通过瑞杰置业向德棉集团提供资金,月均占用资金额6581万元,截至5月27日,德棉集团通过瑞杰置业占用资金余额合计6053万元。
此外,德棉股份还通过德州华海科贸向德棉集团提供资金,今年2-5月,月提供资金额1489.90万元。截至5月27日,德棉集团通过德州华海科贸占用上市公司资金合计1859万元。
德棉股份称,经核实,截至今年5月28日,德棉集团通过瑞杰置业和德州华海科贸占用公司资金7912万元已全部归还。
上述两家过桥公司之一的瑞杰置业,为德棉集团子公司,5月8日,经德州市工商局核准,股东由德棉集团变更为德州威远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德州华海科贸与上市公司则无关联关系。
瑞杰置业是何背景?如何能连续数月从上市公司转出巨额资金?孙万生表示,调查组正在调查,不能接受采访。
除大股东占用资金,德棉股份对外担保也乱象迭出。
去年4月,德棉股份因担保未披露,被监管部门查处。当时,德棉股份为山东保龄宝生物技术公司(下称保龄宝)、德州恒源石油化工公司(下称恒源石化)、德州晶华集团振华公司(下称晶华振华)及晶华集团晶峰公司(晶华晶峰)四家公司累计1.87亿元的担保,因监管部门查处而被迫披露。
为解决该项担保问题,去年5月,由德棉集团出面,与银行分别签署1.87亿元担保协议,为上述四家公司提供担保,置换出德棉股份担保责任。
但是,仅2个月,德棉股份再次公告称,为上述四家公司共计1.23亿元银行贷款提供担保。截至今年4月,德棉股份三次累计为上述四家公司提供的担保总额达1.8亿元,占当期净资产的37%。
按德棉股份的说法,上述四家公司具较强的经济实力,但目前会不会给其带来风险,还不好判断。
晶华集团一位人士告诉记者,公司主营水泥、建材和玻璃加工,因银根紧缩,资金方面出现很大困难,只能依靠担保贷款解决。
德棉股份担保公告披露,去年上半年晶华晶峰和晶华振华分别实现净利润1823万元和3853万元。晶华集团上述人士说,应该没这么多,要不自己就上市了。
保龄宝和恒源石化分别位于山东禹城市和临邑县,保龄宝办公室一位人士电话告诉记者,公司属于大型民企,以低聚糖和糖醇为主业,目前处于销售旺季,德棉股份的担保出现连带责任的可能性较小。
截至发稿,恒源石化尚未对德棉股份的担保进行评价。
资金流向调查
德棉集团资金链绷得很紧,德州企业界几乎无人不知。
2006年上半年,德棉集团总资产达25亿元,净资产近8亿元,实现收入13亿元,净利润1395万元。如扣除德棉股份的数据,德棉集团本部总资产剩8亿元,净资产约3亿元,当年上半年收入1120万元,净利润仅0.03万元。
数据显示,2005年,德棉集团实现净利2628.75万元,其中,德棉股份贡献2307.30万元,德棉集团本部和其他子公司的利润为321.45万元。2006年上半年净利润1395万元中,德棉股份贡献1191.24万元,德棉集团本部和其他子公司的利润为204.57万元。这表明德棉集团对德棉股份极具依赖性。
德棉集团号称有13家控股子公司,但据记者调查,其中盈利者寥寥,不是连续几年亏损,就是已停业,甚至部分已被承包出去,2002年成立、注册资本1600万元的德棉柬埔寨公司,也因连年亏损毫无转机迹象,外派人员近期将陆续回厂。
当地人士告诉记者,德棉占用上市公司的资金,一部分用来暂时解决员工工资,以维持正常运营。
另有当地人士分析认为,德棉集团所占用资金亦可能流向集团关联公司,其中包括集团经营房地产业务的平台——德棉双企房地产开发公司(下称德棉双企)。
德棉双企成立于2004年12月,注册资金1000万元,是山东双企集团与德棉集团合资成立。此举是为配合德棉集团“退市进郊”战略,待德棉集团新建德棉工业园后,在公司原址约600亩土地上,建设约80万平方米各类住宅及商业用房。
双企集团建于2000年,注册资本4000万元,是一家业务颇为纷杂的民企集团,旗下除德棉双企,还有御景房地产开发公司、双企建筑工程公司、双企基础工程公司及物业管理和建材、纸制品等公司。
“三人团”之谜
德棉股份总经理李会江和董事长周庆春,还有控股股东德棉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王加毅是德棉方面三个核心人物。
王加毅于1994年担任德州第二棉纺织厂厂长。上任时,德州二棉处于亏损状态,以后4年,这家企业在其任上扭亏为盈,王本人被认为起到了关键作用。
1997年,德州政府在纺织行业组建集团公司,以德州棉纺织厂为主体成立德棉集团,德州二棉被并入德棉集团。1998年底,王加毅开始担任德棉集团总经理。
此后,德棉集团进入快速发展期。截至2005年,共实现销售收入155.48亿元,平均每年增长30%;实现利税9.366亿元,平均每年增长40%。王加毅也相继于2004年和2006年被任命为德棉集团董事长和党委书记,一人身兼三职,可谓重任在肩。
但以德棉股份2006年10月上市为标志,王逐渐远离德棉人事核心。一个明显的信号是,德棉股份人事布局中,王作为控股股东董事长、总经理和党委书记,只出任上市公司董事。
担任上市公司董事长的是周庆春。资料显示,周具有高级政工师职称,历任德州棉纺织厂办公室副主任、副厂长、德州印染厂党委书记、栖霞纺织董事长,现任德棉股份工会主席、党委副书记、董事长。
上述当地人士告诉记者,周虽是上市公司董事长,但一直都在德棉集团下属公司任职,未担任过德棉集团任何具体职务。
他说,德棉股份核心人为现任总经理李会江。李与周一样,都一直在德棉股份主体——德州棉纺织厂任职。李从车间技术员做起,直至上市前担任德棉股份总经理。
去年10月,王加毅辞去董事职务得到批准,随后,王亦不再担任德棉集团董事长,由李会江接任,周庆春没有变动。
目前,尚无法判断德棉内部人事格局变化,与此次暴露出来的德棉集团占用上市公司资金有无关联,表面看,仅时间吻合而已。
6月13日,德棉股份平盘报收于5.0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