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织企业:如何从外销型转向内销型
怎样成功进行内销的转型,不仅是针织行业,包括袜子、内衣等众多出口导向企业必须考虑的战略问题。事实表明,由出口转内销,决不是简单的更换一个市场而已,而是企业根本经营模式与思路的转换。太多的企业在这个转换过程中失败,因为内销市场与外销加工两者对企业要求的核心能力相差太大。
出口虽然面对的国际市场,但是出口企业仅仅是加工外来订单,充当的是整个品牌市场运环节中的加工环节,因此尽管很多企业依赖出口做成了一定的规模,但其是主要经营能力是面对企业内部环境的协调与整顿,眼光是朝内看,在厂房,程序,人员等相对一个比较稳定的经营要素下,其谋求的是成本优势取胜,比的是毫厘之差,对外处理的企业经营关系相对简单———最主要的是与国外客户的关系,而这种关系处理中唯一的变数便是成本与货期。
而内销虽然是面对国内市场,但是内销品牌在市场运作,远超过外销,企业的主要经营优势不仅来自规模生产,更重要体现为营销优势与技术创新优势。这些优势都是企业以人才为基本元素的竞争力。面对市场的利益关系分配的渠道管理与终端管理,以及品牌形象的传播策划,远远比加工环节的成本优势要复杂的多。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说,内销比外销对企业的综合能力要求更高。
由于内销市场先有货,后销售,而外销是先有销售后做货,相比之下企业承担对市场把握的风险,比承接加工订单的风险要高。长期的外销模式,使得企业生产是大批量低毛利的集中生产模式,内销市场对生产的要求则是低数量多品种的模式,因此企业在内销市场维持规模生产的前提,必须是有足够的广大的市场渠道网络的支撑,而这个网络建设比找一两个国外大客户订单要难的多。
企业做内销不仅面临因模式变化而调整经营能力,包括企业者的经营思维。有这样一个例子,有一个地区的零售企业采购联盟到某著名的袜子出口企业,商谈内销事宜,厂家开出的条件是:他们可以便宜的价格供货,50万双是订货的底数,并且要求付现款,而且不能退货。厂家开出这样的条件,还是彻底的外销思维作内销,这样“零”风险的销售模式是很难拓展“以零散聚集规模”为特性的内销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