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中“鞋政治”
2008年5月31日,欧洲鞋业联合会在意大利召开的会议上提出了延长期限的建议。
6月3日欧洲制鞋业联合会公开表示,将开始制定新的反倾销措施,以削减中国皮鞋的出口,更称预计将有40%的欧盟制鞋企业都会表示支持。
7天之后的6月10日,意大利经济发展部主管外贸的副部长乌尔索与法国外贸部长安娜·玛丽·伊德拉克在罗马达成的数项共识中,意大利要求法国作为欧盟轮值主席国对意大利关切的问题给予支持,包括延长今年10月到期的对中国和越南皮鞋征收反倾销税的措施。
一直跟进“中国鞋”案的高朋律师事务所律师王磊告诉本报记者,来自欧盟业界的反馈,以意大利为代表的欧盟制造商阵营肯定会上诉欧委会要求反倾销延期,目前申诉书的草案已经成形,预计7月初之前会递交至欧委会。
实际上,欧委会也已经于2008年3月26日发布公告提醒企业,对中国和越南皮鞋采取的反倾销措施将于今年10月6日到期,欧盟相关企业可在到期日3个月前书面提出“日落复审”申请,欧盟委员会将据此审查是否延长原反倾销措施。
但申述书内容至今仍未完全对外公开。王磊告诉本报记者,欧盟制造商的诉求主要有两点,一是要求将两年的反倾销期限延长至法律规定的5年,二是提出期中复审与日落复审,预计欧委会将合并处理两项复审,制造商们也就可以要求调高对中国鞋的征税。申述书要求的新税率目前还不得而知。
一双鞋的“战争”
王磊介绍说,欧盟鞋制造商们提出期中复审旨在调高税率。根据欧盟法律,反倾销设限到期后,如果起诉方不反对,反倾销征税将自动终止,一旦起诉方提出申述则要进行日落复审,不过这一复审只存在两个结果,要么取消16.5%的反倾销税,要么延期,“不存在调整税率的可能”。
因此,欧盟制造商们酝酿同时提出期中复审,考虑到欧委会将合并处理两项复审,“这就产生了第三个可能,在反倾销延期的同时,调高或者降低反倾销税率”。
相比高调的欧盟制造商,欧盟贸易商和中国鞋企目前尚未动作。
“欧盟对华鞋产品反倾销应对联盟”秘书长郭炜文6月19日向本报记者表示,欧盟贸易商方面要求取消对中国鞋反倾销征税的立场并未改变,“预计要待复审调查启动,贸易商和中国鞋企们才会开始造势。”
但郭炜文坦承,2006年应诉的失败使得不少企业今次已经丧失“斗志”。2006年,中国有140余家鞋企参与应诉,但仅南海金履鞋业一家获得欧盟市场经济地位认定。
“欧盟对华鞋产品反倾销应对联盟”发起人之一的创信鞋业董事长吴振昌在6月19日也告诉本报记者,反倾销税延期的可能性很大,“待欧委会发布公告启动调查后,我们将聘请律师,着手准备应诉。”吴振昌还第一次向本报记者透露,在2006年应诉欧盟反倾销案件中,创信鞋业的应诉成本大概在5万美金左右。
记者致电广东数家涉案鞋企,他们对是否参与应诉未置可否,称将待欧委会调查启动后再做定夺。
本报记者获悉目前数个不利因素也可能影响复审结果。
来自珠海拱北海关19日提供的数据显示,2008年1-5月,我国鞋类出口总量33.96亿双,同比下降3.65%,然而同期的输欧鞋类数量达到6.37亿双,增长了6.8%。2007年全年的出口数据同样显示我国对欧盟的鞋类出口保持增长,2007年我国输欧鞋类达13.47亿双,增长14.26%。
“杀入”中国市场
两年对华反倾销的过渡期,让意大利鞋有了喘息和调整空间。意大利政府更是抓住机会加紧对培育中小企业奢侈品牌进行政策倾斜。
政府层面的扶植首当其冲。制鞋产业一直是意大利的优势产业。意大利对外贸易委员会(Italian Institute for Foreign Trade (ICE)),是政府专门的出口企业服务窗口,意大利在其全球的多个贸易国家均设有办事处,中国办事处就设在北京京广中心第32层。
意大利鞋业公司的产品出口到国外,ICE便给予他们补助,因为意大利鞋厂多是中小规模企业,单独宣传成本高也难以形成影响,通常会是几个品牌组成一个团队来中国推广,例如一次行程的宣传费,展位费等开销是300万,那么ICE可能会资助200万,剩下100万几家公司分摊,这样影响才能做得大,同时成本也低。他们不光是推广某几个牌子,也同时推广全球消费者对皮鞋“MADEINITALY”这个概念的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