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业处亏损边缘 商务部称研究调整出口退税
近日,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纺协”)副会长陈树津向本报记者透露,政府将制定专门政策,保持纺织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方向已定。目前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欧新黔亲自牵头,包括商务部、财政部在内的部委将参与这项工作。
“我们和其他部门一起,正在研究有关的贸易政策,包括出口退税的调整。”6月26日,商务部外贸司一位官员也向本报记者证实。
本报记者获悉,此前讨论的方案包括将纺织品出口退税率上调两个百分点、服装出口退税率上调4个百分点。陈树津表示,具体的扶持政策力度,仍然有待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方案和国务院最终的批复。
服装出口5月份负增长
当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以下简称“中纺商会”)副会长曹新宇看到最新的海关数据时,尽管已有心理准备,还是大吃一惊。
6月23日海关公布数据显示,5月当月,我国出口纺织品服装金额为140.09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8.22%。其中,纺织品出口59.69亿美元,增长23.02%;服装出口80.40亿美元,减少0.64%。
“服装出口出现接近1%的减速,不但低于中国出口增速水平,而且比世界纺织服装贸易6%平均增速还低。”曹新宇说。
实际上自2008年一开年,“亏损”的阴影就始终笼罩着纺织业。中纺协曾经在3月到各地调研,结果显示大批企业利润微薄,处于亏损边缘。
作为中国外向度最高的行业,纺织业的萎靡在出口方面表现尤为明显。据海关统计,2008年1-5月我国累计出口纺织品服装643.28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3.69%。其中,纺织品出口266.85亿美元,增长24.65%;服装出口376.43亿美元,增长7.03%。
“服装出口增幅下降甚至出现负增长,绝对不是服装的问题,而是关系着整个印染、纺织的产业链。”曹新宇说。
从2007年起,中国最大的纺织企业——山东魏桥就主动调低了自己部分棉纱和坯布的出厂报价,其公告里面提到的原因就是“市场需求减少”。魏桥的下游企业大多是服装、家纺企业,他们的产量减少,直接令国内棉纱、坯布需求低迷,产量和价格下降。
“纺织业不景气之后,会直接影响到中国棉花市场,从而影响到农民的收益。”曹新宇说。
2008年4月,中纺协将调研结果上报国务院有关领导,建议考虑到纺织行业牵涉到2000多万人的就业,中小企业生存困难,对纺织行业出台扶持政策。
5月,中纺商会赴多个省份调研纺织服装出口形势。据中纺协公报称,当时企业提到的困扰包括:人民币升值过快及不可预测性;劳动法有关细则操作性不强,员工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实惠;进口棉花滑准税给棉纺企业带来负担;加工贸易台账实转使企业的资金雪上加霜等。
此后,中纺商会将报告上交商务部,建议适度调整对纺织业的贸易政策。
讨论提高出口退税率
6月,纺织行业终于等到了好消息。6月18日,在中纺协的一次活动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欧新黔表示,针对今年国内外环境给纺织业带来的压力和挑战,有关领导非常重视,已经作出多次批示,要求有关部门尽快研究政策措施,保持纺织行业持续健康发展。为了落实批示精神,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在会同商务部、财政部,深入调查研究相关政策。
在调任工业和信息化部之前,欧新黔曾任发改委副主任。中纺协曾经表示,希望工信部成立之后,能够更多听取行业和产业意见。
曹新宇说,大部制改革之后,发改委多个司局将划入工业与信息化部。此前发改委经济运行局和经贸司都曾开会调研,向商会了解纺织行业进出口的情况。
“相关部门研究和听取了协会的建议,对于协会建议的各个方面都会考虑到,但是最终政策的条文还没有确定。”陈树津说。
据前述商务部官员称,在贸易政策方面,讨论中的方案除了此前业内呼声强烈的自动络筒机和喷气织机免税进口之外,还包括将纺织品的出口退税率从11%上调到13%,将服装的出口退税率从11%上调到15%等。
2006年和2007年,中国为了降低顺差,分别将纺织品和服装的出口退税率从13%下调到11%。
而在纺织行业普遍关心的流动资金不足方面,方案也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可能以信贷、财政的方式解决。
但是前述官员称,目前一切只是在讨论和征求意见中,结果必须以最终决定为准。
曹新宇称,目前纺织业所面临的困境,即使出台政策,也不能指望马上有大的改观,“即使调整了出口退税率,也要等到明年才能看到政策影响。”他说,由于纺织服装行业有提前接单备料的传统,目前大部分企业已经开始生产秋冬服装。而对于纺织出口最致命的国外市场萎缩问题,目前尚无办法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