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设计:混血的时尚
原来毫不相干的时尚行业厮混在一起,成为近几年流行的新现象。跨界设计,这个时尚界的混血儿正成为当下的新宠。看看这些层出不穷的例子:美国现代艺术家Richard Prince为LV设计了护士装,建筑设计界的“老顽童”FrankO.Gehry也在Tiffany的设计中幽了一默,而Giorgio Armani在成功与SAM SUNG合作推出手机之后,更是对工业设计意犹未尽,推出了超薄奢华液晶电视。他甚至还让奔驰CLK500敞篷车穿上了Armani。Prada也为手机设计了独特的“时装”。这些工业设计、建筑设计、环境设计,还有服装设计等的高手们正在不同领域挑战自己的时尚极限。
就此,时尚界的争议也接踵而来。到底这个混血儿能走多远?抛出此话题的目的并不是要论出一个结果,而是抛砖引玉,用手中的笔杆子引来大家的关注,仅此而已。
有人说,“跨界”是后现代主义下的产物,愈是冲突、混搭,就愈能阐述时尚大融合的精神。但也有人认为,“跨界”压根儿就是各行在商业利诱下的“苟合”,胡乱混一通,竟然也能混出一番道理。其实,在记者看来,这种设计并不是什么恣意炒作和空穴来风。跨界行为早在老祖宗的时尚哲学中就出现过,如11世纪末到12世纪初,法兰西在罗马式建筑的基础上创造了一种高耸的结构——哥特式,从12世纪到16世纪早期,绘画、音乐、小说、雕刻、玻璃制品、装饰物以及服装上都被贴上了“哥特艺术”的标签。因此,跨界设计的时兴不是偶然的。
事实上,各个艺术门类之间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在不停的渗透之中相通的。比如我们做一个时装发布会,需要灯光、音乐、美工人员和模特、化妆师等的配合。可见,服装的表现需要汲取不同的艺术力量,进而相互借鉴和补充。由此延伸一下,服装设计其实就是一门综合艺术,作为视觉传达艺术的一个门类,它包含着其他艺术的特点和美学原理,这之间的关系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让跨界设计找到了理论上的依据。
另外从美学理念上来讲,美是一种愉悦,只要是让人从不同设计领域中得到快感、满足的作品就是成功的。就目前来看,以上提到的那些跨界案例是成功的。因为大师们“交换”的是资源、影响力和渠道,并从中得到了乐趣,而这些就是衡量跨界设计成败的关键。
现在,“大设计”的概念活跃在我们的时尚生活中,而且艺术的真谛就来自生活。有专家表示:服装跨界的盛行源于眼下设计师可供选择的发展机会越来越多。当设计师在发展过程中拥有更大选择空间时,以整合原有资源为表达的跨界行为就将不可避免地发生。
我们的设计师也不甘寂寞。前不久,著名设计师梁子推出了“渗透”文化艺术展,新的天意莨园生态文化投资有限公司将不只设计、生产服装,还会逐渐向文化艺术领域渗透,触动大家都来关注、保护和创新莨绸这种古老的面料。而由诺基亚7500发起的“角度至上——城市、艺术家时尚创意展”经过近两个月的历程,更是成为较富创意的全国巡回时尚事件。这款从建筑、珠宝、时装等领域汲取设计元素的诺基亚时尚手机,其本身就是“跨界”理念的典型表现。
那么,“跨界”是否是对“专业”的另类反讽?目前未有定论。只是“跨界”的走势是上扬,还是下挫,已经成为人们投掷的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