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网首页 | 搜索 | 产品 | 企业 | 供应 | 求购 | 人才 | 论坛
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新闻订阅  我要投稿
纺织资讯
您的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首页 > 正文
【收藏到商务室】

国资改革越改越难 烟台氨纶产权改制成范本


http://www.texnet.com.cn  2008-06-30 08:39:40  来源:华夏时报 收藏
华兴纱管

  6月25日,烟台氨纶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烟台氨纶,代码002254)以25元价格开盘,开始了挂牌交易的历程。

  自去年7月16日上会(上报证监会发行审查委员会)至今,等待审批历时将近一年,打破近年公司上市挂牌交易行政批复的历史记录后,烟台氨纶终于得到职能部门的批准,今年6月16日,才开始网上申购。

  一位早些时候与之高管有过接触的上海投资界人士笑称,烟台氨纶此前被折腾够呛。改制后申请上市到了过会阶段,马上有人质疑其改制是否合法,后是媒体对其上市合规性的质疑,再是调查核实国资流失问题,然后才是得到相关职能部门的审批,得到上市批准。

  “这是个典型案例,他们等待这么长时间,终于产权明晰,改制后成功上市。”上海的尹中余认为,这种方式相比较目前单一的国有资产证券化、国企为了上市而上市来说,其产权改制要彻底的多。

  国退民进的产权改制

  上海的一位经济学教授认为把烟台氨纶定位为成功改制的理由,只是这家公司的产权清晰到了一个明确的群体,那就是烟台氨纶的职工身上。

  尹中余认为,这家公司不管股权比例怎样,关键是产权明晰到经营群体身上,这部分股权比例为49%。同时更为重要的是,这部分拥有产权的人,更拥有经营当中对公司的实际控制权。从公司的发展而言,这家公司将会有一个很健康的发展前景。

  目前,不管央企还是地方性国有企业,提出最多的口号,一是上市,二是资产证券化。

  有观察者认为,国资委一改原先的央企合并同类项整合方式的改革,即同类业务的央企合并,减少央企的数量;而今的央企改革则是资产证券化的趋势明显。因为很多管理者相信央企的资产证券化,即通过股票市场的平台,将优质资产上市是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最佳路径。

  这是央企,地方国有企业自然不会闲着。由此形成了央企与地方国企在资产证券化上的竞赛,并有望形成国家、地方两级国资赛跑整合的格局。

  根据媒体统计,目前至少有上海、河南黑龙江浙江安徽江西重庆云南山西山东广东陕西等12省(市)国资部门下发了包含通过资本市场进行整合地方国资的具体文件,以此迅速做大做强地方国有企业。截至2007年底,地方国有企业的资产约为17.88万亿元。即便未来两年多时间内,各地只实现10%的证券化,但可以注入A股的地方国资至少也有1.79万亿元。

  如果按照上海市“十一五”规划,将对至少30%的国有资产比例进行证券化推算,全国地方国有资产等待进入资本市场的高达5.36万亿元。

  全国各省市的做法,几乎都是以上海为模板。在国资聚集的上海,早在2005年10月,就首次提出了未来几年上海国资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资产资本化、资本证券化”。简单地说,这一改革目标就是渐次推进“资本化、证券化、市场化”。

  尹中余认为,表面上和短期看,这种方式都不错,但从产权明晰的改革方向而言,产权制度改革的方向有所偏移。

  那位教授认为,这种方式从表面上看,“资产证券化——上市或者注资——全流通——市场化”这一切仿佛水到渠成。但事实上,即便是国有企业股权全流通,如果不愿卖出,资产流动性,或者深入地说是产权改革,能否进展下去,其实很成问题。

  “如果按照国退民进的改革思路,目前的方式,越改越艰难。”那位学者说。

  产权改革到底改给谁

  “目前的问题,依然在产权清晰、产权界定的问题上。”那位学者说。认同产权清晰化改革的观点也认为其中有很多需要辩解的地方。

  比如烟台氨纶,期产权改制,最终改到职工。从提高管理层和员工对企业的积极性、忠诚度而言,的确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对企业的发展有不可磨灭的作用。

  “但这是不是一个改革的方向?产权私有,提高企业活力,是不是达到了我们产权改革的目的?”那位学者说。

  “而目前的央企和地方国资推进的资产证券化,做法本身的确没有错。”尹中余说。

  他的理由如下:一是在短期内提高了资产流动性,提升当地的资产总体价值;二是对本地区域的上市公司注入优质资产,提升了上市公司质量,在短期内,都是可圈可点的做法。

  但在长期来看,这种做法是一种表象的繁荣,这种方式无法解决产权不明晰的问题。

  可需要问的是,国有企业的产权改革,到底应该明晰给谁?给政府?给经营者还是给实际控制人?

  上海的一个律师不愿细论,只是说,产权改革目的是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至于产权无法明晰,如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问题,他无法回答。

  而另一种极端的观点甚至认为,原有的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本身清晰,是因为变更多次的行政体系,把产权搞乱了。这种观点甚至认为,私有化的改革早就不应该存在。

  但这观点又涉及到一个后期的问题,谁是资产的控制人和受益者。

  此话长了。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出处“中国纺织网”
编辑:芦苇
贸易行情论坛】 【打印】 【关闭】 【我要收藏
文章关键词: 烟台氨纶 
「相关报道」
更多精彩纺织证券
进入纺织证券>>


免责声明:浙江网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对中国纺织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浙江网
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站内支持:关于我们 - 服务项目 - 法律声明 - 意见反馈 - 企业邮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纺织数据库 - 快速产品通道 - 外贸助手
兄弟站点:生意宝 - 国贸通 - 中国化工网 - 全球化工网 - 医药网 - 中国服装网 - 机械专家网 - 中国农业网 - 中国蔬菜网 - 浙江都市网 - 中国红娘网 - 南阳商务网
糖酒招商网 - 中国卫浴网 - 中国粮油网 - Global Buyers & Suppliers - ChinaChemNet

中国纺织网 版权所有 1997-2014 浙ICP证:浙B2-20080131
服务热线:0571-88228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