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网首页 | 搜索 | 产品 | 企业 | 供应 | 求购 | 人才 | 论坛
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新闻订阅  我要投稿
纺织资讯
您的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首页 > 正文
【收藏到商务室】

河北纺织面临“双向挤压”困境


http://www.texnet.com.cn  2008-06-30 10:54:26  来源:燕赵都市报 收藏
  河北省纺织行业协会2008年一季度运行分析中不无担忧地指出,2008年以来,纺织行业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形势,生产经营遇到了极大困难。对省内重点企业监测表明,在国内外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下,一季度我省纺织行业主要产品产量和经济效益增幅明显回落。据我省1035家企业统计,截至3月底共实现工业总产值174.4亿元,同比增长17.89%,出口 交货值18.04亿元,增长4.96%,亏损企业亏损额同比增长超过60%。

作为传统的纺织业大省,河北纺织业利润、销售收入、工业总产值、棉纱、布、成衣服装等指标,多年来位于全国前十位之列。去年出口值达到30多亿美元,其中五分之一出口到欧盟、美国。纺织品出口是拉动河北外贸出口的重要力量之一,也是河北吸纳就业人口最多的传统制造业之一。河北纺织协会秘书长耿蜀平介绍说,目前河北纺织业面临着近年来最严峻的形势,近三分之二的企业处于亏损或亏损边缘。

服装厂“苦捱日子”

如今,陈洪山在保定高阳老家的服装厂只有30几个工人开工,而原来最好的时候,仅工人就有300多人。“干了快十年服装,从来没有遇到过像现在这么难的时候。”陈洪山叹气说,“如今厂子基本上处于半停产状态,如果这种情况再继续下去,我很快就坚持不住了。”

八年前,陈洪山退伍之后毅然做起了服装生意,从业这么些年,大大小小的困难经历了不少,但他告诉记者,原来从没有放弃过的念头,不过这次的麻烦实在太大了些。“这个月勉强还能赚钱,不过做完这一单,就准备亏钱了。”陈洪山介绍说,从今年上半年开始,厂子里已经很难接到订单,尤其是外贸单子。而对于他的服装厂来说,外贸占销售的60%以上,产品基本上都依赖出口。“原来外贸单子的利润率在10%-15%左右,不过现在人民币升值了,即便按照最高利润15%核算仍然赔钱,所以现在我们宁可停产,也不愿意赔钱生产。”

而此前每年四五百万的外贸订单如今一下子全部转向内销,产能明显过剩了。从上半年开始,陈洪山开始逐渐压缩生产规模,并且不得不裁减大量的工人。面临如此困境的并非陈洪山一家。据陈洪山了解,服装企业聚集的容城县大部分企业也都处于半停产状态。而前不久他到广东跑销售时的见闻也是如此,陈洪山说生产牛仔服装及面料比较集中的广州新塘,到处可见已经关门停产的企业,“十家就有两家停产,那情形更严峻。”

“双向挤压”的困境

河北纺织协会办公室工作人员魏拥军介绍说,目前河北纺企面临的压力来自成本上升和销售下降两个方面,可算是“内外夹攻、腹背受敌”。而近来最直接的影响来源于人民币持续升值的压力。魏拥军介绍说,河北大部分纺织企业产品严重依赖外贸出口,人民币升值以后,按照国际惯例,以美元结算的外贸订单利润率大幅下降,有的订单甚至出现负利润,“有时候,一家企业接到订单时算起来还赚钱,等到过了几个月产品生产出来了,按照此时的汇率一算已经亏钱了。”

据对我省纺织行业最近统计表明,一季度我省纺织品服装累计出口5.6亿美元,其中纺织品及织物服装出口4亿美元,增长17%。我省对欧出口企业增多,出口额比上年同期增长22.9%,但属于恢复性增长。对美出口增幅为12.5%,较上年同期明显回落。业界对于人民币升值与纺织服装企业利润关联最为接受的观点是,人民币每升值1%,棉纺织、毛纺织、服装行业的利润率将分别下降3.19%、2.27%和6.18%。人民币升值已成为出口企业面对的最直接、最明显的压力。

来自内部的压力更无异于雪上加霜。魏拥军介绍说,从此前国家降低出口退税率开始,到此后接踵而至的劳动力价格上涨、原材料上涨和油电价格上涨,都无一例外地给予了纺织企业持续不断的打击。以劳动力价格上涨为例,作为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纺织业近年来一直受到劳资关系的困扰,导致的直接结果是大部分纺织企业劳动力不足。“近两年,纺织企业职工的工资水平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现在压力依然存在,而对于不少中小企业来说,劳动力成本在总成本的比重最大,工资上涨无疑给他们带来更大的成本压力。”

陈洪山给记者算了一笔劳动力成本账,去年该厂的工人平均月工资为800元左右,今年已经上涨到1000-1200元左右。“这部分上涨是企业必须承担的,否则你完全找不到工人。”陈洪山介绍说,厂子所在的高阳有一家大型的纺织企业,该集团在工资待遇上比较优越,使得他们这些小企业也必须将自己的工资水平提高,否则一方面可能根本找不到工人,另一方面,现有工人可能随时流失。从今年5月份开始,陈洪山核算了一下包括食宿在内的工人成本,每天大概50元左右。如今产品内销疲软之际,裁员成为降低成本最直接有效的方法之一。

此外,前不久提高的油电价格也给纺织企业伤口上再撒一把盐。魏拥军告诉记者,纺织行业包括棉纺织、印染、化纤等12个产业门类,其中有的化纤企业的原材料直接和石油价格上涨相关。据业内专家测算,棉纺织企业(坯布生产)目前国内部分企业百米布耗电已降低至12-15度左右,从全行业角度看,棉纺织企业(坯布生产)的百米布耗电量折标取14度,并以变动幅度在10%以内为正常。2007年全行业口径布产量约在681亿米左右,则2007年棉纺织企业(坯布生产)累计用电95亿度。此次电价上调0.025元,则棉纺织企业(坯布生产)一年总共将增加用电负担2.38亿元。如果以2007年棉纺织行业的纱布产量为计算基础,则在电价上调0.025元后,棉纺织行业一年将累计增加用电负担约12.88亿元,大概占到2007年棉纺织行业利润总额的4.18%左右。

纺织企业拿出“各自高招”

魏拥军介绍说,从根本上来看,河北纺织企业的困境很大程度上源于企业产品附加值较低,利润空间小,缺乏市场竞争力。“省内几家骨干棉纺织企业生产的大都是处于纺织服装产业链条中最底端的坯布,属于基本原材料,产品附加值很低。所以根本上说,企业应对现实的危机还需要在提高产品档次和增加附加值方面下功夫。”但魏拥军同时也认为,整个行业的产业升级并非短时期内可以实现的。

“在整个大环境不利的情况下,仅仅强调企业有多困难没有任何意义,被动等死不如主动寻求出路。”邯郸一家棉纺织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该企业已经开始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应对现实危机。“成本方面,启动‘精算’机制,从原材料到人工都加大了核算力度。”这位负责人介绍,而在外贸方面,由于纺织品交易目前属于买方市场,在使用何种货币结算方面企业并没有什么决定权。“所以我们一方面在接订单时尽量避免使用美元结算,不能避免的则采取缩短订单周期的办法,努力降低外贸风险。”据河北纺织协会调查显示,目前我省许多纺织企业订单周期由以前的3-6个月缩短至1-2个月,明显低于往年同期,且小批量、多品种订单增多。

魏拥军介绍说,实际上很多规模纺织企业早已有了忧患意识,产业升级的动作也早就逐渐开始。“对于大型棉纺织企业来说,企业负担较重,只能采取一些战略层面的做法缓解压力。”事实上,所谓战略层面的动作并非个案。据了解,此前石家庄常山纺织以及邯郸的部分大型纺织企业纷纷采取了“退市进郊”战略,魏拥军介绍说,这些传统大厂可以利用“退市进郊”后置换出来的土地费用改善目前的生产设备和工艺,进而实现产业升级。

而对于大部分中小企业来说,实现转身的资本并不多。魏拥军告诉记者,前不久他们走访的几个纺织企业似乎找到了合适的出路。“利用产业集群分担中小企业成本压力、发挥产品特色优势这两个做法算得上是个亮点。”

“世界羊绒看中国,中国羊绒看清河”,邢台清河是羊绒业传统聚集区,1999年起兴建的清河羊绒科技园区有力地发挥了产业集群的优势。魏拥军介绍说,该园区采取市场加园区相结合的形式,企业可以依托园区内的各种公共设施,在基础配套和运输上都可以降低自己的经营成本。园区办公室一位徐姓科长告诉记者,蒸汽是羊绒业生产过程中的重要能源,作为给园区内企业的一项优惠措施,园区此前给予每家企业每吨蒸汽60元的补贴。魏拥军认为,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合力应对压力的效果肯定要好得多。

纺织行业面临“全面升级”

魏拥军认为,目前纺织行业面临的困境不会无限期地持续下去,短期内一定会有一批企业被淘汰,而经过压缩规模、升级产品等一系列改变之后,大部分企业会借此实现产业升级。而从大的范围来看,河北纺织行业面临一个产业“梯度转移”的预期。“一般情况下,纺织服装行业会经历一个从沿海到内地,从发达地区转移到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梯度转移过程,在一段时期内,河北可能还属于转入地,届时河北的纺织业或许再次出现辉煌时期。”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出处“中国纺织网”
编辑:芦苇
贸易行情论坛】 【打印】 【关闭】 【我要收藏
文章关键词: 形势分析 
「相关报道」
更多精彩行业动态
进入行业动态>>


华兴纱管
免责声明:浙江网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对中国纺织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浙江网
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站内支持:关于我们 - 服务项目 - 法律声明 - 意见反馈 - 企业邮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纺织数据库 - 快速产品通道 - 外贸助手
兄弟站点:生意宝 - 国贸通 - 中国化工网 - 全球化工网 - 医药网 - 中国服装网 - 机械专家网 - 中国农业网 - 中国蔬菜网 - 浙江都市网 - 中国红娘网 - 南阳商务网
糖酒招商网 - 中国卫浴网 - 中国粮油网 - Global Buyers & Suppliers - ChinaChemNet

中国纺织网 版权所有 1997-2014 浙ICP证:浙B2-20080131
服务热线:0571-88228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