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年最后几月棉花期货将呈低位震荡态势
三供求关系分析
目前,市场对有关棉花产销存方面的通用数据产生质疑,认为与事实差距比较大。在尊重客观事实的原则基础下,我们引用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数据对现阶段棉花供求关系作如下分析。
根据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的预测,2007/2008年度国内棉花产量为774.88万吨,较上年增加25.07万吨,增幅为3.3%;棉花消费1238.91万吨;产需缺口在464.03万吨。在放大其他来源棉花和压缩期末库存消费比的前提下,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预计2007/2008年度中国棉花进口量在297万吨。
在下表中,其他来源棉花涵盖了进口的再生棉和废棉,并综合考虑了市场状况,是一个相对保守的数据。如果按照2007/2008年度国内纱产量2092.2万吨核算,消费1238.91万吨意味着本年度国内综合配棉比不足60%,也相对比较保守。同样保守的还有期末的库存消费比。在上述总体保守的条件下,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预测2007/2008年度中国棉花进口数量是297万吨。
从目前来看,即便是这个保守的棉花进口数量本年度能否完成依然存在变数。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截至5月,2007/2008年度累计进口棉花182.8万吨,这意味着在本年度余下的3个月时间里面,中国需要进口114.2万吨外棉,月均进口38.07万吨,从本年度的历史进口数据来看,这个任务比较艰巨。
而进口和期末库存是两个可以互相调剂的数据,如果本年度的进口任务无法实现,那本年度的库存消费比将进一步被压缩,那等于把价格上扬的可能推到下个年度;如果进口任务能够实现,意味着进口将激增,对当下的棉价则可能是一个刺激。
四比价关系分析
全球性的粮食危机在稻米和玉米上得到体现,CBOT稻米和玉米期货一直处于相对价格高位,且后劲较强,同为农产品,稻米和玉米的强势将改变其跟棉花的比价关系,从而给近期棉花期货上涨带来一定的压力。但由于争地现象的存在,比价关系的改变将打压下年度棉花供给数量,从而将促使年度棉花价格中枢上移。
另外,粘胶短纤价格跳水使得棉短绒价格也一落千丈,这也给国内棉花加工企业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五市场心理因素分析
目前,纺织企业随买随用的采购策略以及部分棉花企业有量即卖的销售方式仍是制约棉花价格难以启动的主要矛盾。这种状况导致工业库存缩减,商业库存上升,这个现象只是库存形态转移,而不能简单地意味着库存压力大,这和纺企资金紧张有直接的关系,这也意味着棉企的买卖思路和行动非常关键。国内库存两头小(纺企和轧花厂)中间大(流通商)的情况一旦出现进一步集中,显性卖压会减轻,隐性缺口就会乍现。但目前的情况是农发行“双结零”政策致使棉花流通商不得不加快棉花销售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