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企创新期盼更多扶持
苏北乡镇的一个民营企业,拥有32项国家专利,制定的2项企业标准今年9月1日将成为国家标准……然而,近日记者与这家企业老总就民营企业如何科技创新“一席谈”后,才知风光背后几多辛酸。
这家叫江苏闳业机械有限公司的前身是当地众多鞋机生产企业中的一员。前几年国内市场上保暖内衣热销,但面料容易脱绒。这家公司与上海纺织科学研究院合作,开发出新型的衣料制造机械,刚推上市场就卖出了两台。可一个星期后客户反映设备没有达到合同的要求。
获知情况后,公司立马派出技术人员上门调试,甚至开出高额奖金,“悬赏”解决方案。最后,在科研单位的指导下,才发现机器滚轴上一处凸纹设计有细微的失误,造成了36项指标中1项不达标,结果两部已售的机器全部召回,损失达300万之巨。
“民营企业能有几个300万?”公司负责人徐天桂说,那次“创新”几乎毁掉了整个企业。只要是创新,就有着大量未知的、不可控的因素,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在没有建立创新风险补偿机制的情况下,民营企业面临着“不创新等死、创新速死”的窘境。
徐天桂的企业曾在1991年拿到第一个关于鞋机的发明专利,可是专利到手,才发现别人只要在他的基础上,对机器设计做一处细微的改动,就可避免侵权。如今,随着国家对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的不断加大,这种情况大为好转,但新的问题又来了,专利申请周期太长,从申请到成功授权需要一年半甚至三年,而一个新兴的产品市场生命周期也不过三年。这就意味着,专利刚拿到手,市场就已经淘汰这种产品了。徐天桂就亲历过耗时两年拿下专利,却发现市场已经没了的尴尬处境。因而很多民企尤其希望专利申请周期缩短,减少企业的时间成本。(王世停)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出处“中国纺织网”
编辑:纺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