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顺差中真有大量热钱吗
升值预期与贸易顺差的突然增加间并不存在严格的因果关系
有两个现象被认为是支持贸易顺差中有大量热钱的证据:一是2005年汇率改革产生了较强的人民币升值预期;二是2005年中国的贸易顺差突然从321亿美元增加到了1020亿美元,并在随后的几年中持续增加。前者可以被看作热钱流入的动力或者原因,后者可以被看作热钱流入的渠道或者结果。
在逻辑上,上述两个现象之间并不存在严密的因果关系。因为人民币升值预期虽然会导致热钱流入,但是不一定以贸易的方式流入,比如可以通过经常转移或者金融项目流入。同时,贸易顺差的突然增加可能是热钱流入造成的,但是也可能是外部需求的变化或者国内经济结构的变动等其他因素造成的。
贸易顺差的波动历来都较大。比如,1996年的贸易顺差是122亿美元,1997年突然上升至404亿美元,增长率达231%,甚至高于2005年218%的顺差增长率。由于资本外逃是当时的一个主要担心,因而几乎没有人认为1997年贸易顺差的高幅增长是热钱流入造成的。由于贸易顺差本身具有很大的波动性,故假定存在某个稳定的贸易顺差,然后外推未来几年贸易顺差的方法就不是很合理。尤其是,按照趋势外推贸易顺差需要假定中国近年来的经济结构没有发生显著变化,但事实上,最近几年恰恰是中国产业发生巨大变化的时期。
中国海关统计的进出口与贸易伙伴统计的从中国的进出口之间的差异变化虽然反映了2005年可能存在大量虚假贸易,但是,导致统计差异的因素除了虚假贸易之外,还有离岸价和到岸价之间的价格差异,转口贸易以及出口与进口的统计原则不同(即进口按原产地规则,而出口没有追索最终目的地)等。贸易统计的镜像关系分析法难以分离出镜像统计差异中的虚假贸易。尤其是,2004年以来的统计差异变化趋势实际上从2000年就开始了。很难认为2000年到2003年之间存在人民币升值预期和大量热钱流入。
简单外推法和镜像关系分析法得出贸易顺差中有大量热钱的结论存在较大偏差。升值预期和贸易顺差大幅增加同时存在的现象并不能作为贸易顺差中大部分是热钱的判断基础。
贸易顺差具有真实基础
根据中间投入品的变化情况来推断真实贸易顺差可能是估计贸易顺差中热钱规模的更加近似准确的方法。如果从供给方来追溯出口增加的来源的话,可以发现出口增加可能源于企业销售总额的增加和企业外销比例的增加这两个方面。而销售总额的增加可能源于企业产值的增加和存货的减少。产值的增加则可能源于中间投入的增加和投入产出效率的提高。由于2004年至2006年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外销倾向、存货变动和生产效率是相当稳定的,因此,中间投入的变化可以直接反映到出口的变化上。若假定中间投入是真实的,则可以直接用中间投入的变化来估计真实出口的变化,并进而估计出虚假出口。
如果企业通过低报中间投入品进口来流入热钱,则根据低报的投入来估计的出口会比真实出口更低。在这种情况下,海关统计的出口数据与根据中间投入估计的出口数据之间的差额不仅能反映虚增的出口,而且能反映低报的中间投入品进口。考虑到中间品进口占中国进口总额的比例达70%以上,根据中间投入品的变化来估计虚假贸易顺差的方法是比较合适的。
根据这一方法,2005年到2007年间虚假贸易顺差分别为212.7亿美元、148.6亿美元和282.6亿美元,分别占当年贸易顺差总额的20.9%、8.4%和10.8%。虽然贸易顺差存在虚假成分,但是真实的贸易顺差依然是最主要的。中国的贸易顺差增长和出口增长是有实际基础的。
国内产业的发展变化为贸易顺差的真实增长提供了基础。以钢铁行业为例,1990年中国的钢材产量突破5000万吨,经过8年即在1998年突破1亿吨,但仅经过5年即在2003年就突破了2亿吨,随后仅经过3年即在2006年突破4亿吨,2007年更是达到了5.67亿吨的年产量。钢材产能快速扩张的后果之一就是出口量大幅度增长,而进口量却逐步下降,贸易差额在近3年内以每年+100多亿美元的速度增加。贸易差额与出口额的比例也从2004年的-149%上升到了2007年+53%。钢铁行业的巨变除了可以从国内产能的变化上看出来,还可以从每年2000亿元以上的固定资产投资中看出来,也可以从中国对国际铁矿石市场的需求中体现出来,更可以从美国、加拿大和欧盟等不断挑起的对中国钢铁业的贸易摩擦中看出来。
除了钢铁行业以外,汽车、手机、电脑、船舶等行业也发生了类似的变化。这些行业的产能发展不仅大量替代了进口需求,而且逐步成为国际市场的重要供应方。这种变化使得原来巨额逆差的行业快速变成了巨额顺差行业,改变了中国的比较优势仅仅局限于纺织、玩具等传统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对外贸易格局,也使得中国的总体贸易顺差快速增长。可见,贸易顺差的大幅度增加是国内产业发展和对外贸易格局发生较大变化的体现。
区分贸易顺差中的热钱和以贸易名义流入的热钱
贸易顺差中的热钱较少,并不意味着以贸易名义流入的热钱少。贸易顺差中的热钱仅仅指海关统计到的虚假贸易和虚报价格,是海关统计到的非真实贸易顺差。而以贸易名义流入的热钱涵盖的范围更加宽泛,不仅包括海关统计到的非真实贸易,而且包括海关没有统计到的非真实贸易,以及通过与真实贸易有关的金融交易(如预收出口货款、延期支付进口货款和贸易信贷等)流入的热钱。
比如,有些企业以出口收入的名义结汇,但是没有真实的出口。如果海关没有统计该企业的出口,则贸易顺差中不包含这部分假出口,故也不包含这部分流入的资金;只有海关统计到了这部分假出口,这部分流入的资金才会包含在贸易顺差中。也就是说,通过非真实贸易流入的热钱并不都在海关统计中。再比如,企业预收出口货款的结汇,在出口没有真正发生前,或者预收的本来就是假出口的货款,海关是没有统计其出口的。通过预收出口货款流入的热钱虽然属于以贸易名义流入的热钱,但是不包含在海关统计的贸易顺差中。
中国仍然可能存在大量海关没有统计到的虚假贸易,或者大量通过贸易相关项流入的热钱。外汇局对真实贸易的审查,以及对贸易相关项(如预收出口货款、延期支付进口货款、贸易信贷等)的审查仍然应该作为阻止和监管热钱流入的重点之一。
贸易顺差中的热钱少,并不意味着热钱的总体规模小,也并不意味着中国的热钱问题可以忽视。防范热钱的继续流入和防止其突然大规模流出仍然是当前中国面临的重要挑战。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贸易室副主任)
有两个现象被认为是支持贸易顺差中有大量热钱的证据:一是2005年汇率改革产生了较强的人民币升值预期;二是2005年中国的贸易顺差突然从321亿美元增加到了1020亿美元,并在随后的几年中持续增加。前者可以被看作热钱流入的动力或者原因,后者可以被看作热钱流入的渠道或者结果。
在逻辑上,上述两个现象之间并不存在严密的因果关系。因为人民币升值预期虽然会导致热钱流入,但是不一定以贸易的方式流入,比如可以通过经常转移或者金融项目流入。同时,贸易顺差的突然增加可能是热钱流入造成的,但是也可能是外部需求的变化或者国内经济结构的变动等其他因素造成的。
贸易顺差的波动历来都较大。比如,1996年的贸易顺差是122亿美元,1997年突然上升至404亿美元,增长率达231%,甚至高于2005年218%的顺差增长率。由于资本外逃是当时的一个主要担心,因而几乎没有人认为1997年贸易顺差的高幅增长是热钱流入造成的。由于贸易顺差本身具有很大的波动性,故假定存在某个稳定的贸易顺差,然后外推未来几年贸易顺差的方法就不是很合理。尤其是,按照趋势外推贸易顺差需要假定中国近年来的经济结构没有发生显著变化,但事实上,最近几年恰恰是中国产业发生巨大变化的时期。
中国海关统计的进出口与贸易伙伴统计的从中国的进出口之间的差异变化虽然反映了2005年可能存在大量虚假贸易,但是,导致统计差异的因素除了虚假贸易之外,还有离岸价和到岸价之间的价格差异,转口贸易以及出口与进口的统计原则不同(即进口按原产地规则,而出口没有追索最终目的地)等。贸易统计的镜像关系分析法难以分离出镜像统计差异中的虚假贸易。尤其是,2004年以来的统计差异变化趋势实际上从2000年就开始了。很难认为2000年到2003年之间存在人民币升值预期和大量热钱流入。
简单外推法和镜像关系分析法得出贸易顺差中有大量热钱的结论存在较大偏差。升值预期和贸易顺差大幅增加同时存在的现象并不能作为贸易顺差中大部分是热钱的判断基础。
贸易顺差具有真实基础
根据中间投入品的变化情况来推断真实贸易顺差可能是估计贸易顺差中热钱规模的更加近似准确的方法。如果从供给方来追溯出口增加的来源的话,可以发现出口增加可能源于企业销售总额的增加和企业外销比例的增加这两个方面。而销售总额的增加可能源于企业产值的增加和存货的减少。产值的增加则可能源于中间投入的增加和投入产出效率的提高。由于2004年至2006年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外销倾向、存货变动和生产效率是相当稳定的,因此,中间投入的变化可以直接反映到出口的变化上。若假定中间投入是真实的,则可以直接用中间投入的变化来估计真实出口的变化,并进而估计出虚假出口。
如果企业通过低报中间投入品进口来流入热钱,则根据低报的投入来估计的出口会比真实出口更低。在这种情况下,海关统计的出口数据与根据中间投入估计的出口数据之间的差额不仅能反映虚增的出口,而且能反映低报的中间投入品进口。考虑到中间品进口占中国进口总额的比例达70%以上,根据中间投入品的变化来估计虚假贸易顺差的方法是比较合适的。
根据这一方法,2005年到2007年间虚假贸易顺差分别为212.7亿美元、148.6亿美元和282.6亿美元,分别占当年贸易顺差总额的20.9%、8.4%和10.8%。虽然贸易顺差存在虚假成分,但是真实的贸易顺差依然是最主要的。中国的贸易顺差增长和出口增长是有实际基础的。
国内产业的发展变化为贸易顺差的真实增长提供了基础。以钢铁行业为例,1990年中国的钢材产量突破5000万吨,经过8年即在1998年突破1亿吨,但仅经过5年即在2003年就突破了2亿吨,随后仅经过3年即在2006年突破4亿吨,2007年更是达到了5.67亿吨的年产量。钢材产能快速扩张的后果之一就是出口量大幅度增长,而进口量却逐步下降,贸易差额在近3年内以每年+100多亿美元的速度增加。贸易差额与出口额的比例也从2004年的-149%上升到了2007年+53%。钢铁行业的巨变除了可以从国内产能的变化上看出来,还可以从每年2000亿元以上的固定资产投资中看出来,也可以从中国对国际铁矿石市场的需求中体现出来,更可以从美国、加拿大和欧盟等不断挑起的对中国钢铁业的贸易摩擦中看出来。
除了钢铁行业以外,汽车、手机、电脑、船舶等行业也发生了类似的变化。这些行业的产能发展不仅大量替代了进口需求,而且逐步成为国际市场的重要供应方。这种变化使得原来巨额逆差的行业快速变成了巨额顺差行业,改变了中国的比较优势仅仅局限于纺织、玩具等传统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对外贸易格局,也使得中国的总体贸易顺差快速增长。可见,贸易顺差的大幅度增加是国内产业发展和对外贸易格局发生较大变化的体现。
区分贸易顺差中的热钱和以贸易名义流入的热钱
贸易顺差中的热钱较少,并不意味着以贸易名义流入的热钱少。贸易顺差中的热钱仅仅指海关统计到的虚假贸易和虚报价格,是海关统计到的非真实贸易顺差。而以贸易名义流入的热钱涵盖的范围更加宽泛,不仅包括海关统计到的非真实贸易,而且包括海关没有统计到的非真实贸易,以及通过与真实贸易有关的金融交易(如预收出口货款、延期支付进口货款和贸易信贷等)流入的热钱。
比如,有些企业以出口收入的名义结汇,但是没有真实的出口。如果海关没有统计该企业的出口,则贸易顺差中不包含这部分假出口,故也不包含这部分流入的资金;只有海关统计到了这部分假出口,这部分流入的资金才会包含在贸易顺差中。也就是说,通过非真实贸易流入的热钱并不都在海关统计中。再比如,企业预收出口货款的结汇,在出口没有真正发生前,或者预收的本来就是假出口的货款,海关是没有统计其出口的。通过预收出口货款流入的热钱虽然属于以贸易名义流入的热钱,但是不包含在海关统计的贸易顺差中。
中国仍然可能存在大量海关没有统计到的虚假贸易,或者大量通过贸易相关项流入的热钱。外汇局对真实贸易的审查,以及对贸易相关项(如预收出口货款、延期支付进口货款、贸易信贷等)的审查仍然应该作为阻止和监管热钱流入的重点之一。
贸易顺差中的热钱少,并不意味着热钱的总体规模小,也并不意味着中国的热钱问题可以忽视。防范热钱的继续流入和防止其突然大规模流出仍然是当前中国面临的重要挑战。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贸易室副主任)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出处“中国纺织网”
编辑:芦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