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材料价格上涨 中国制造步入高成本时代
“成本危机削弱中国制造业的竞争力,但不会阻碍中国成为世界制造中心。不仅中国,世界各国都在受能源、粮食和原材料全球性涨价的影响。受本国钢材价格大幅上涨的影响,丰田已经开始提高其北美市场销售车型的价格。”
宝钢、武钢等大型钢厂日前将第三季度产品出厂价格上调300~600元/吨,这将延续以前数个季度钢材价格大幅上涨的趋势。与此同时,国际原油价格频创历史新高,目前在每桶140美元高位徘徊。原材料价格的迅速攀升,给一贯依靠低成本竞争的中国制造业,带来了空前的危机。如何化解危机,变危机为机遇将是摆在每个中国制造企业面前的首要课题。
生产原材料价格飙升2008年以来,工业产品出厂价格指数(PPI)一直在高位运行。截止2008年5月,生产资料出厂价格同比上涨9.2%,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11.9%。
目前的综合经济环境决定中国许多行业产品价格弹性较高,行业定价能力不强,难以向下游传导成本压力,其利润空间被压缩。2008年4月份,因成本压力宣布涨价的奇瑞和江淮,当月销量环比下降了2..75%和26.4%,跌幅均为同月乘用车平均跌幅的两倍多。空调、冰箱、彩电等家电企业因年初提价导致销售规模、利润双停滞,纷纷以端午节为契机,大范围降价。
成本危机重创低端产品的出口制造商。绝大部分出口企业采用长期合同定价的模式,在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的背景下,生产成本的上升不能立即体现到产品价格上。出口企业多没有自主品牌,与国外大型进口商谈判时议价能力弱,很难提高出口价格。特别是纺织、服装、鞋帽等超过半数的中小型出口企业税后利润率集中在5%以内,成本上涨极易导致企业亏损。据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统计,在有记录的44200家纺织厂中,只有1/3的企业赢利。2008年广东服装及衣着附件1至4月出口66.5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15.1%。
化解成本危机的招数在高成本的压力下,企业各施高招渡难关。很多公司采取集中或者跨企业联合的方式采购原材料,以降低进货成本。实行公司统一采购,然后根据各部门需要统一调配,不仅可以做到大批进货节约成本,更可以通过分析市场趋势决定原材料的储备,从而规避价格波动风险。海尔实施“四大”集中采购策略,即“大订单、大客户、大市场、大资源”,对钢板、化工物料、电子零部件等大宗原材料实行集中采购,节省成本20%到30%。
一些中小企业谋求产业协同,避免低价竞争,向消费者传递成本压力。美的、格力、格兰仕等广东家电企业谋求价格联盟,拒绝大额低价订单,一致对外。国内七家主流商用车企业联合建立了轻卡行业联盟,并集体调高轻卡产品的售价。
为了缓解成本压力,一些企业开始对产业链上游进行投资或合作。太阳纸业在老挝成立子公司从事育苗和示范林建设,利用东南亚廉价的原材料资源,以缓解原料木浆和废纸价格大幅上涨带来的成本压力。长虹与上游钢材、塑料等供应商分别设立钢材与工程塑料联合实验室,开发新型替代原料。
具有产品优势的企业通过品牌、技术、开拓新市场等差异化经营策略,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利润率。广东佛山一些纺织品出口企业努力开拓南美等新兴出口市场,获得了比欧美传统市场还要高的利润。江苏盛虹集团在生产普通涤纶纤维的基础上,开发出超细纤维,用于生产高档运动衣面料,产品供不应求。
步入高成本时代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高成本都是横在中国制造企业面前的一道门槛。未来PPI将维持高位,受国际油价粮价上涨和国内货币信贷反弹压力的影响,物价上涨压力仍然较大;同时为扩大内需,中国工资不断上调,增大了劳动力成本。另外预计政府未来对油价和电价的管制也将逐步放开。
高成本时代将加速产业结构性调整。企业将更多考虑节能减耗,提高劳动生产效率,改进技术,完成从成本优势向技术优势的转变。为减轻出口依赖,抑制国际收支失衡,缓解通货膨胀,政府也将大力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启动内需市场,扩大就业。
成本危机削弱中国制造业的竞争力,但不会阻碍中国成为世界制造中心。不仅中国,世界各国都在受能源、粮食和原材料全球性涨价的影响。受本国钢材价格大幅上涨的影响,丰田已经开始提高其北美市场销售车型的价格。
中国企业可改革原料采购模式,以此降低成本。大型企业可开拓国际采购渠道,在全球范围内实行资源的有效配置。松下利用全球采购网络,降低了钢材成本,因此其洗衣机产品可以在中国逆市降价。中小企业可跨企业联合采购原材料,以获取采购规模优势,并可绕开原料中间商。
专家建议,企业应从节约原材料、提高劳动生产率,转向建立高效供应链系统这一新的利润源泉。现代商品中,物流等非生产性成本占据较大比重,压缩物流成本可补偿原材料成本上升的压力。中国企业应完善其薄弱的供应链物流体系,以达到降低总体成本的目的。戴尔、沃尔玛等行业龙头,无不借助供应链管理创造了企业盈利能力的再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