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上半年出口 交货值增长率创10年最低
浙江上半年工业经济成绩单揭晓。
记者获得的一份浙江省经贸委7月9日出笼的《上半年工业经济运行状况和发展趋势》显示:浙江省上半年出口 交货值增长率,创下1998年以来的10年最低。
1-6月份,浙江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3836.7亿元,增长12.2%,与去年同期相比回落5.5个百分点;出口 交货值增长12.4%,比去年同期降低11.5个百分点(近5年在25-30%之间)。
在企业利润上,1-5月,全省企业利润总额635.5亿元,增长14.1%,同比回落17.8个百分点;限额以上工业投资总额1310.8亿元,增长14.7%,扣除投资品价格因素后的实际增幅也回落。
在外贸方面,浙江省上半年两次出现出口增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罕见现象,但整体表现“谨慎乐观”。据杭州海关统计,1-6月份浙江省累计实现外贸总额1023.9亿美元,同比增长27%,高出全国平均增速1.3个百分点;累计实现贸易顺差438.1亿美元,增长23.8%,比去年同期多出84.1亿美元。
价格传导
报告从行业格局上,将企业分为两大阵营:基础工业、原材料工业和成本有效传导的行业,表现出较好的增长业绩;而产能过剩、原材料价格难以传导的行业和创新不足的行业增势不佳,企业困难较大。
前一类行业中,食品和造纸行业发挥价格普涨效应,利润增幅均超过50%;在需求的有力拉动下,建材和冶金行业的生产、效益和投资分别增长20%和30%以上,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的产值、利润和投资增幅分别超过40%、110%和90%。
后一类行业中,多数轻纺行业增势较弱、亏损较大,而煤电、钢铁、汽车及装备制造业增长减缓。石油加工业由于原油和成品油价格大幅倒挂,1-5月由去年同期盈利28.9亿元骤变为净亏15.5亿元。
跟全国其他省份比较,1-5月,浙江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增速回落幅度大于全国3.1个百分点,增长率排在第25位;利润增长率比全国低6.8个百分点,排在第21位,经济效益综合指数更是落在后面。
1-5月份浙江工业利润新增额为78.5亿元,全国排名第十,略排在山东(349.7亿元)、河南(254.1亿元)、江苏(172.3亿元)等省份之后。
报告分析,影响浙江工业竞争力的重要原因是产业结构有缺陷。近年原材料工业是全国最突出的高增长、高效益产业,而浙江省原材料工业相对薄弱。1-5月,全国石油和煤炭采掘业的新增利润就占到规模以上企业新增利润的54.8%,原材料工业较强的省(市、区)工业增长状况都好于浙江。
即使是具有传统优势的浙江轻工业竞争力也受到很大挑战。在同样的外部环境下,1-5月浙江17个行业的主营业务增长率全都低于全国同行,只有农副食品、食品、饮料、造纸、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的利润增幅高于全国同行。
新考验:倒逼转型
浙江省经贸委起草的这份报告称,目前许多企业面临的不是发展问题而是生存问题。
统计显示,今年1-5月,浙江规模以上企业亏损的有1.07万家,亏损面达19.6%。浙江省经贸委有关人士称,这表明当前生产经营困难的企业较多,特别是中小企业“量大面广”。
据分析,相当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将带来两大风险:
首先是就业风险。1-5月,浙江规模以上企业从业人员净增19万人,与去年同期净增41万人、2004年同期净增56万人相比,差距很大。如工业增势进一步回落,势必危及就业这一最根本、最重要的民生保障。
其次是公共管理风险。现在有不少企业限产、半停产甚至停产。如企业困难加大,实业资本风险有可能演变成金融资本风险;如企业倒闭较多,不仅会造成关联企业的连锁反应,还可能引发社会影响,并转化成政府的负担。
当前浙江企业资金链普遍紧张。1-5月,规模以上企业应收账款增加20.4%,比全国高出3.2个百分点;流动资产周转率仅1.99次,明显低于全国的2.58次。
据浙江省调查队调查,二季度企业家信心指数和企业景气指数分别为122.4和131.5,比去年同期下降22.7和23.3点,比一季度下降12.9和1.7点。“不少企业在实业投资上也如同在资本市场,采取观望态度。”
“目前浙江出现经济过热的可能性很小,而经济趋冷的风险在增大。必须突出防止经济下滑,尤其是防止工业增势回落过快、过大的风险。”报告说。
7月10日,在浙江省工业经济分析会上,浙江省副省长金德水提出,当前浙江省工业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既是汇率、出口退税率、利率和劳动力价格、原材料价格、土地价格及环保成本等“三率三价一成本”“七碰头”的结果,也是工业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结构性、素质性矛盾的反映。
金德水要求,全省企业要借助市场的“倒逼机制”,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