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增速“如愿”回调 下半年重点防下滑
国家统计局昨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中国GDP同比增长10.4%,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1.8个百分点,经济从偏快转向过热的风险明显降低。
国家统计局认为经济仍属平稳较快发展,但市场担忧经济继续下滑的风险加剧。
经济微观表现不容乐观
上半年的经济数据描绘了这样一幅图景:中国经济正面临增速高位放缓和通胀压力持续的双重压力,同时,出口、工业增速和企业利润增速均出现下滑,经济的微观表现不容乐观。
昨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二季度的GDP同比增速达到了10.1%,虽仍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但较一季度10.6%的水平下滑了0.5个百分点。通胀方面,在食品价格回落的带动下,6月的CPI涨幅由5月的7.5%下滑到7.1%,但6月PPI涨幅大幅上升到了8.8%。
工业生产方面,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3%,比上年同期回落2.2个百分点;投资方面,城镇固定资产投资58436亿元,增长26.8%,加快0.1个百分点。
考虑到中国在上半年连续遭受雪灾、地震和外需放缓三重冲击,国家统计局综合司司长李晓超在发布数据时总结说:“如果说有什么特点的话,我可以用三句话加以概括。第一句话,朝着预期方向发展;第二句话,结果来得十分不易;第三句话,宏观调控成效明显。”
对于中国经济是否出现拐点,李晓超表示,应当看到经济增速回落符合宏观调控的预期,回落也是平稳回落和结构调整中的回落。
保持既定调控政策
至于下一步的政策走势,外界判断应该同全国人大财经委日前听取五部委上半年经济形势汇报后透露的基调保持一致。
这一基调的要旨是:继续坚持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同时注意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和节奏,避免经济出现大的起落。
下半年的通胀前景依然存在不确定性。雷曼兄弟公司亚洲经济学家孙明春昨日发表的报告认为,洪涝灾害和电、油价格上调带动的物价上涨,可能使7月CPI涨幅出现反弹。他认为,政府和央行可能至少在未来2~3个月里坚持紧缩态势。
李晓超表示,中国经济面临通胀和就业两个比较大的压力,需要在其中选择一个比较理想的平衡点。现在通胀预期还比较强,下半年价格上涨翘尾因素还比较高,初步测算将影响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8个百分点。
花旗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沈明高昨日接受本报采访时认为:“政府在经济的定量目标控制上可能有所放松,但在价格调控上会严控。有些地方要扛,有些地方要严格控制一些。”
沈明高表示:“部分的金融放松是肯定的,包括有侧重地加强中小企业的信贷。至于是否将上调出口退税,我觉得应该谨慎,因为上调的话,短期内可能缓解出口企业的经营困难,但贸易不平衡的问题又会随之出现。”
孙明春认为,随着全球经济减速的影响更加明显,中国经济增长将在下半年和2009年显著减弱。持续的紧缩也将减缓实际投资增长,而高通胀和股价下跌可能会通过负的财富效应来侵蚀实际消费增长,因此,预期2009年GDP增速将放缓至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