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装名镇”翩跹起舞三十年
织里,就如它的名字一般,纺织自古就是这里的传统。上世纪80年代初期,童装产业从家庭作坊起步,如今,经过近30年的发展,这里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童装产销基地和棉坯布集散中心,“童装名镇”的盛誉闻名海内外。
织里镇的当地人声称“全国儿童身上穿的童装4件里就有1件是织里造”,这并非虚言。在这一镇之辖,现聚集着8799家童装企业,吸纳了15万从事童装生产、加工的外来务工者,年产各类童装3.2亿件(套),约占国内市场的25%。
一根扁担卖童装
原科达制衣有限公司的老板沈应江是织里童装的第一代开拓者,也是最辛苦的一批人,“刚开始时,经常是一个人大包小包出去推销,大江南北四处跑,有时候一走就是个把月。”沈应江清楚地记得,当年一天几乎要跑四个城市。有时候从织里出发,要买上一堆三分钱一个的烧饼,一路啃到北京,把童装卖到北京。
描写当年的市场开拓者,曾有一首形象的打油诗:大包上肩头,摸黑抢摊头,落雨淋湿头,天晴晒日头。
就这样,织里童装靠着织里人一步一个脚印地卖到了全国各地,市场打开后,很多北方城市的商贩都知道浙江有个织里,织里生产童装。就算没有肩挑担提的织里人卖出去,全国各地的商贩都寻到织里来,织里老街茧站上便自发形成了一个市场。
织里镇的叶阿华也是织里童装的第一代开拓者,他生产、加工过童装,也卖过棉布。上世纪70年代末,他跟当时很多的织里老百姓一样跑过单帮,有过“在家一台‘洋机’,在外一人肩背手提”的经历。
妻子用晚上的时间在家里用缝纫机做童装,做一个通宵才勉强赶出三四十件。十几个小时下来,经常累得腰都直不起来。第二天早上,叶阿华便背着一麻袋的童装去织里老街茧站上卖。那时候有很多织里本地人来市场上收购童装,也有很多北方城市的商贩来收购。把昨天做的童装全部卖完后,叶阿华便到虹星桥边的船上去买些便宜的布料,拿回去让妻子晚上再加工成童装。“那时候的日子就是这样,夫妻两个日夜轮班,几乎是24小时连着干的。”叶阿华回忆说。
背景:上世纪70年代末,织里的轧村、抗三圩、增圩一带部分农民重新捡起祖辈传下来的刺绣工艺,使用家庭缝纫机制作小绣品,像枕套、被套、童装绣片等。当时,大部分是传统的家庭作坊,妻子在家里用缝纫机一针一线缝制被套、床单等床上用品,丈夫用一根扁担肩挑担提到附近叫卖,后来村民争相效法,成了当地的一大特色产业。
到了80年代初,织里经营绣品、童装的农户达到了上万家。为了便于流通,1980年初,轧村自发形成了一个集市,很多村民都会挑到一个固定的地方交易;1981年,织里虹星桥头出现了占地交易;1982年,织里老街茧站成了布头、绣品的交易场地;1983年,织里工商所对老街的自发集市进行整顿和管理,在沿河老街用玻璃钢瓦搭建了第一代市场,交易的产品大部分是绣品、童装及面辅料。
童装销往全国各地
由于童装、绣品、棉布等商品的交易量越来越大,1984年,织里工商所投资31万元征地4444平方米,在现在的织里北路金谛豪的位置,建成了湖州织里小商品市场,这是脱离沿街摆摊的第一个专业市场,改变一直以来占路为市、沿街设摊的经营状态。1985年,又在原有的基础上改建成80间营业房400个摊位的湖州市织里绣制品市场。
据叶阿华回忆,为改变沿街设摊状况而建的第一代专业市场比较简陋,用水泥板砌成一个个相连的交易摊位,上面用玻璃瓦搭设了几个简易大棚,类似于现在的很多农贸市场。虽然设施简陋,但每天迎来送往的客流量远远超过现在。“每天一大早,交易市场外就停满了自行车,有来进货的,有来卖货的,天南地北的人都有。”说起当初的场景时,叶阿华闭上了眼睛,似乎要把过去的繁华都从脑海中翻出来,“那时候真热闹啊,每天都能听到‘叮铃叮铃’的自行车铃声,还有此起彼伏的吆喝声。”
这时候的童装生产销售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原本一对夫妻一台缝纫机都发展到五台、十台,甚至几十台。根据织里工商所的档案显示,上世纪90年代初,来注册登记的童装加工户骤增,很多分散在农村的家庭作坊纷纷向城镇迁移。“为了打开市场,进入商场,当时织里人有了初步的品牌意识。”织里工商所的工作人员介绍说。
从1987年到1996年的十年中,织里总共投资了约5000万元,兴建了各类市场约48000多平方米,织里童装的雏形市场逐渐走向了成熟和规范。织里童装市场的发展和壮大,带动了很多与之相关的产业,有棉布市场、辅料市场、印染市场、砂洗行业、仓储行业、托运行业等,织里千家万户基本上都经营着跟童装有关的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