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黄道婆” 小镇上找到3个
在学校上历史课时,我们都读到过黄道婆,但随着织布机器的兴盛,黄道婆时代早已湮没。这次秀洲区王店镇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时,在南星桥村29组还找到了3个白发苍苍的“黄道婆”!
50多年的木头纺织车
一个月能赚200多元
在张杏娥家旧物储藏室里,记者看到了在电视里才能见到的全部用木头制的纺织车。这台纺织车年岁不小,车身上留下不少的洞洞,也有磕碰的痕迹,张杏娥用一块野地里随手捡来的石头挂在车子上,用来“压脚”。
“这台车子是我与婆家分家产时分到的。”她坐上车子,给木头梭子上了线,两手在车子两边来回推动梭子穿梭,车子“叽叽咔咔”发出一阵响声,如同生锈的老钟,慢慢地运转起来,她最近动手织的是一块蓝白格子布。“我23岁时,婆家分家产了,家里只有一台织布机,不够分,婆家又买了一台给我,就是这台。”细数起来,这台木头织布机已经有50多年历史了,跟了75岁的张杏娥大半辈子。
“以前村里,家家户户的女人都会织布,一代代传下来,不会织布的女人是嫁不出去的。”张杏娥在纺车前陷入了回忆,曾经她们巧手织出来的布,可以成为新娘的婚被,一年中,有机会用织布裁制一两套衣服给全家穿,那也是很幸福的事情。“那个时候,我们在村合作社工作赚工分,空闲时间就织布贴补家用,当时一尺布可卖3毛钱。”
“现在一幅8元,我一天最多时只能织2幅,一个月最多40幅。”张杏娥说一幅布除掉成本费用,最多一个月赚200多元。
镇上剩下3个织布人
这门手艺谁来坚守
按照习俗,村里还有人会来向她买织布制作烧香老太的包裹,也有新娘子家买来包新婚被子等,“织布倒是不愁卖不出去,但是价钱不高,又花时间,大家都不愿意干。”张杏娥说,到田里干活不如在家织布,毕竟不用晒日头,轻松多了,所以五六十年前,织布是很吃香的一门手艺活,家家机杼声一片,盛况空前。“现在是不行了,村里只剩下我还有边上两个老人还在织布,谁还愿意做这个不赚钱的活啊。”
根据镇上文化站的工作人员介绍,现在整个镇就剩下3个老人还懂织布的技术,“这次区里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我们准备把这门纺织技术拍摄下来。”据介绍,目前镇上普查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线索有2700多条,精选出了78条,而张杏娥她们的织布技艺就是其中之一。“老人们年纪已经很大了,等她们走了,估计镇上已经没有人会织布了。”
“我有时候也在想,等我离开后,这台纺织车估计就被小孩子劈了当柴烧了。”想到这台陪伴了她50多年纺织车的下场,张杏娥就心里不舒服,“但是也没有办法啊,我们下一代里没有人会织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