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聚焦:奥运后中国经济会否遭遇“拐点”?
不少经济学者赞同李晓超的观点。亚洲开发银行中国代表处高级经济学家庄健表示,中国的宏观调控政策尤其是从紧的货币政策,是促使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因素之一。
另一方面,庄健指出,全球经济整体处于下滑状态,给中国进出口贸易造成冲击,由此导致拉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三大马车之一的进出口贸易增长放慢。
“CPI指数仍然处于一个很高的水平,中国政府还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庄健说。另一方面,中国政府还须确保经济实现“软着陆”,要保证经济稳定增长,不能大幅下滑。
奥运后会有“拐点”吗?
中国经济放缓已是既成现实,当前经济学者更关心的是,下半年中国的经济走向何方?在经受住年初雪灾和5月汶川大地震的巨大考验后,中国经济会不会被“后奥运效应”击垮?
所谓“后奥运效应”指的是一个国家在其某一城市举办奥运会后,其经济往往遭遇奥运会后的低迷衰退。根据中国银行的一项研究表明,在过去12届奥运会中,包括韩国和西班牙在内9个国家的经济在奥运会后受困于“后奥运效应”。
对此,李晓超表示,“后奥运效应”对经济总量相对小的国家影响要明显一些,而对经济总量较大的国家影响较小。他说,举办奥运会对中国经济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但中国经济发展的趋势主要还是取决于经济的基本面。
“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着两个比较大的压力,一个是通胀压力,另一个是就业压力。这就需要我们选择好平衡点。”李晓超说。
对于“后奥运效应”,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迈克尔·斯彭斯表示,这种现象不会对中国经济造成很大影响。他认为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中国已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国内市场可以让中国经济保持发展;二是在全球范围内,中国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来源之一,几乎所有人在确保中国经济增长这一问题上都有着共同的利益。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基金会秘书长、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也多次表示,奥运会之后中国经济将继续保持健康增长,而且质量会越来越好,中国不会出现奥运会后的经济衰退。他在6月中旬的“奥运经济论坛”上指出,即便在2006年北京出现奥运会场馆和基础设施建设最高峰时,北京的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还不到3%。
“中国有30多个省市自治区,北京只是其中之一。即使奥运会后北京的基础设施投资项目突然减少,这对全国的影响仍然有限。”樊纲说,况且北京的这种投资在奥运会之后不可能锐减。
樊纲还表示,奥运会之后世界经济仍可能充满不确定因素,美国次贷危机远远没有结束,其负面影响将进一步显示出来,全球油价、粮价居高不下,届时中国经济将面临新的挑战和问题。“但是这些跟奥运会没有关系。”
宏调政策大方向不变
在上半年宏观经济数据公布后,舆论纷纷分析上半年的经济状况,并预测下半年的经济政策。不少专家认为,保持中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抑制物价过快上涨,应该是下半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还有一些专家指出,下半年中国确应把抑制通胀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庄健说,当前中国执行的主要宏观调控政策尚未完全实现所要达到的目标,因此下半年政府不会放弃大的方向性政策。
“但是对于出现的问题,中国有可能会运用货币政策和财政手段进行微调,例如针对外贸企业的困难做出一些调整。”他说。
国家信息中心发展研究部战略规划处处长高辉清表示,今年年初制定的调控原则不会有大的改变,这包括从紧的货币政策和稳健的财政政策,但会更加注意把握重点、力度和节奏。
“二季度的回落是回到了既定目标上,这说明上半年的调控是有效的。”高辉清说。
也有专家建议,中国应该增加消费的拉动作用,并保持对外经济的平稳发展。加强科技创新、调整产业结构也至关重要。
事实上,在本月初,当数位中央领导展开高规格、密集式的集体调研行动时,人们就在高度关注着中国经济政策下一步的走向。在这波调研行动中,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前往江苏和上海;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南下广东;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前往浙江;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去了山东。
对于这样的新闻,“精明”的林文水进行了积极的解读:“大部分人有一种感觉,那就是事情或早或晚一定会有转机。我会设法撑到年底,到时候生意一定会重新好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