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跃之困 行业之捆
升级之困 由来已久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飞跃的困境并非一朝一夕所致。
“资金确实有问题。”陈国强认为问题并没有严重到“倒闭”,甚至和“拯救”都扯不上关系,因为没有出现“危机”。
陈国强认为,飞跃的现金困境从企业内部来看来自两方面的开销增加,一是研发投入过大,二是管理团队面临转型,人力成本增加。这样的调整实际上并非飞跃的“专利”,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宝石、杰克等在当地同样具一定规模的同行企业几乎不约而同地从2006年前后开始了企业管理策略的调整,即管理团队的职业化和增大技术投入。
“缝纫机业的可效仿性十分强,你今天设计出一台机器,那些小作坊拆开看一下就能做一样的。”陈国强无奈地说:“只能不断地投钱设计更先进、不容易被复制的产品。”
2007年,飞跃被认定为国家级技术中心,并保持了将营业额3%作为研发投入,这就是陈国强所说的“过大”的研发投入。在宝石,据说研发投入占营业额的比例为15%。陈国强说,在这个行业,技术投入的产出速度非常慢。此外,海外分公司开始进行专业化管理人才的转型,恰恰遭遇了大环境不利和货币政策的寒流,使企业的利润一再降低。
民间信贷是天使也是魔鬼
打开几份台州本地的报纸,映入眼帘的是琳琅满目的“担保公司”、“投资咨询公司”、 “典当行”等广告,据当地记者介绍这些公司其实就是民间信贷机构,亦即传说中的“高利贷”。现实情况是,台州各类公开、半公开的民间金融机构已达一万多家,它们发展出一个分工有序、层次分明的民间融资市场,主要从事超短期和短期借贷。
一位不愿透露身份的制造企业老板透露,在他认识的小型企业主中,几乎没有一家从未碰过民间资本,多数企业启动资金的一半甚至更高来自民间信贷。
更令局外人意想不到的是,民间资本不仅仅为新生的小企业提供了攫取第一桶金的铲子,也成为很多大企业资金告急时的“甘霖”。具备贷款资质的企业虽然可以通过银行贷款补救资金漏洞,但由于国有银行放款时间较长,企业根本无法在生死边缘等待银行的救命钱。
于是,民间资本顺理成章地成为当地企业获取现金的手段中最快捷的一种,然而也是风险最高的一种。通过民间借贷,企业的现金流紧张问题得以暂时被掩盖。飞跃也承认使用了民间信贷方式作为筹资手段之一,但拒绝透露具体数目,而外界传闻的数字从数亿到数十亿不等。
据一份调查显示,目前台州民间借贷的年平均利率为12%,是银行贷款基准利率的1.6倍。这些曾经扮演过“天使”的民间信贷,在企业奄奄一息之时,或许转身就化身为“魔鬼”。
渠道挤压 竞争升温
除上述压力外,陈国强和陈红梅都不约而同地提到,在缝纫机行业,经销商掌握了绝对的话语权。
一方面,经销商以供货商所报的最低价格作为谈判标准,压低产品的价格。另一方便,赊销成为供货商“讨好”经销商的手段,进而形成了一种不成文的行业惯例,这样的做法为规模生产的大企业带来的困难远大于灵活的小型企业。
飞跃为缝纫机设立直营店,正是在这样混乱无序的市场中的无奈之举。据悉,在早些年,经销商竞相压价、赊销曾一度造成飞跃的资金困顿,而在大超市设立渠道的投入太大,成本过高,在种种不利的条件逼迫下,要么继续在非公平的游戏规则下忍受低利润,要么跳出这一游戏圈,自己建立直营店。
飞跃选择了后者。但是缝纫机市场对直营店的接受速度相对较慢,这样的投资短期内看不到现金效益。飞跃去年底开始在全国铺设直营店,成为现金寒流到来之前,压在身上的又一个沉重包袱。
种种投入大而产出慢的战略,使飞跃注定需要大量的筹资来完成。无奈这些计划“生不逢时”,恰逢银根紧缩,银行放贷越来越谨慎,加上媒体“爆料”的风声,“一些小的商业银行比较担心会出现抽逃的现象,”陈国强说。
“原来,飞跃每一次经营策略的微小调整都会被业内当作教科书式的成功范例,但一旦遭遇困境却成了反面典型。”陈国强说:“飞跃近年来的一举一动都是有目共睹的,之所以在这样一个整个行业都不景气的时期被推到前面,仅仅因为我们是飞跃。”
虽然飞跃所在的椒江区下陈街道的其他中小型缝纫机企业今年的经营状况普遍很不景气,但亲身到过飞跃的人似乎很难把眼前的景象与“濒临倒闭”联系起来。陈国强认为,“飞跃将死”的说法更像是有人“做局”。
“是媒体谋杀了飞跃!”陈国强说,飞跃最困难的时期其实是在今年5月,而6月以来已处于逐步好转的阶段。他认为在这样不恰当的时刻,媒体上写飞跃破产“完全是竞争对手的直接或间接作用”。
捆绑下地狱
但宝石的陈红梅十分诚恳地告诉记者:“我们不希望飞跃倒下。”所谓唇亡齿寒,事实上,这或许也多少代表了台州缝纫机行业的心声。
“飞跃如此,我们又会怎样?”竞争归竞争,当地更多的企业更关心的是这个问题。同时它们也在思考,自己的企业是否已被捆在这副多米诺骨牌的某个位置,即将顺势而溃。
自2006年以来,台州制造业发展开始进入大规模转型时期——产业结构逐步向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转变,民营企业向规模经营和现代企业制度转变。企业更愿意把这次行业困境看作一场行业洗牌,无论是竞争对手,还是当地政府都不愿意看到飞跃这样的“试水者”首先倒下——尽管仍然被种种毛病包围,飞跃在营销模式和科技创新方面进行了种种实践。
对于台州当地政府来说飞跃的生死又是另外一个问题。在外界想象和报道中,当地政府是出于 “面子工程”,对飞跃施以援手。然而,一个更显然却被忽略的原因是:飞跃及上下游企业已经在当地形成了一个相当大的产业群体,飞跃如果倒闭,面临失业的不仅仅是本厂2000名工人,与之相关的上游企业也会有连锁反应,据统计,这一连锁反应有可能造成2万人失业。
以飞跃为代表的一大批台州和浙江制造企业已经习惯了打“顺风球”,在经济环境和盈利状况良好时,它们能够适时地扩大生产、增加科技投入、建立合适的营销渠道。但当资金寒流来袭,企业面临生存或发展两难抉择时,应该何去何从,这绝不仅仅是飞跃一家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