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世界制造中心地位不会变
上半年全球经济的动荡局面让拉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外需蒙上了一层阴影。据海关统计,我国上半年的贸易顺差同比减少11.8%。除了人民币持续升值和国家对进出口政策调整外,分析认为,油价高企和世界经济放缓也是原因之一。一方面世界经济增长减速造成出口增长放缓,另一方面原油价格暴涨等因素导致了进口额激增。
同时,东南沿海地区出口企业的经营状况步入窘境。在出口产业密集的长三角、珠三角等地,一些工厂陆续倒闭。以广东省为例,今年前5个月,广东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亏损数达11006家,占全省工业企业的1/4强,亏损额增长了49.3%。外界开始担忧,高油价、劳动力价格高升等因素使“中国制造”的成本优势渐失,而世界经济减速又让全球需求量下降,中国作为世界制造业中心的地位正在受到冲击。但有专家认为,中国的世界制造中心地位不会变。
22日,商务部副部长高虎城在第104届广交会新闻发布会上明确表示,今年下半年在继续坚持贸易结构优化调整的情况下,出口退税政策将针对某些行业、企业的困难作出适时调整。
高油价改变世界贸易格局
过去10年里,全世界的制造业正在采取这样一种贸易模式:即基于廉价的交通基础之上,商品被穿梭运送以赚取比较优势,利率空间极窄。产品被运到中国做最后组装,再被运回西方市场。英国《每日电讯报》发文认为这种模式的问题非常明显:自油价飙升以来,一个40英尺长的集装箱从上海运往荷兰鹿特丹的价格已上涨3倍。
一些分析家认为,高涨的运输成本使远距离运送各种商品的代价过于高昂,各国会转而发展地区贸易。譬如,在美国,由于燃料价格带动海运成本高涨,进口产品更加昂贵。此时一些生产活动就会回归美国本土,还有一些生产活动会从亚洲移至地理位置较近的出口国,即以墨西哥取代中国。
高油价除了直接提升了运输成本外,也使那些以原油做原材料的下游产品的价格高升。实际上,在高油价的推动下,各国正在推动贸易改革。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张燕生告诉记者,目前各国都在推动节约能源技术和贸易的发展;推动治理污染、关系气候产品贸易的发展;推动替代能源贸易和技术的发展。“油价从高位回到低位还将有一个过程,这期间就会使全球产业结构、贸易结构发生很大的改变。”
美国《商业周刊》的文章称,由高油价带来的运输成本上升正在侵蚀“中国价格”的竞争优势。一些西方公司的高级主管预测,进入美国市场的中国玩具、服装和其他消费品价格在今明两年上涨的速度可能会高达10%。美国政府的数据显示,中国产品的价格从2007年5月起开始连续8个月出现上升。尽管价格比上一年只上升了2.4%,但是一些分析人士说,这种转变令人不安,而且有迹象显示会出现更大幅度的价格上涨。
但也有分析人士认为,因为“中国制造”的外销产品多是人民生活中的必需品,所以对必需品价格的有限度调整并不会大范围影响其在世界上的需求量。
事实上,全球油价高涨对“中国价格”的影响是有限的。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蔡进认为,我国物流运输是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原油只占到其中的1/4。而且高油价的范围是世界的,不单是中国独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