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生存调查:生产是一种痛苦
三大政策成导火索
造成企业这道“生死劫”的是2008年春节前后相继出台的三大政策。
其一是使国内劳动力成本大幅上升的新《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法》实施之后,企业用人的风险和成本加大,过去把靠廉价劳动力当作竞争优势的企业遭到重创。
“企业升级没完成,竞争力没有实现,突然切断廉价劳动力的优势,犹如从高空坠下。”金策管理咨询中国有限公司首席顾问陈光明教授形容。
二是由于国内宏观调控,银根紧缩。国家不断提高银行准备金率,压缩贷款规模,导致中小企业贷款难、融资难,造成大量中小企业因资金短缺陷入经营困境。
三是人民币大幅升值。从2005年7月21日开始,三年来人民币升值了21%。这直接造成了出口企业的生死劫。原本的利润在汇率变动被抵消得干干净净,甚至成为负数。一些企业以“接单的时候还有利润,交货结账时则成了亏本生意”反映人民币升值的速度。无法消化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剩下唯一的渠道,一个是产业的转型,或者产业的外迁,达不到转型实力、又不想外迁的企业只有选择倒闭。
在国内环境日趋紧张的情况下,对于中国企业来说,以国际石油为主造成的原材料价格上涨更是雪上加霜。
“这些仅仅是导火索,激化了矛盾。”陈光明认为。
矛盾根深蒂固
“太迟了。”对于全国对中小企业轰轰烈烈地调研,陈光明说。他曾是河南财经学院的教授,后创办服务于中小企业的咨询公司。同时,也是此次河南省组织的中小企业调研团成员。
“中小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根深蒂固。”在他眼里,与政府支持的国企相比,大多属于民企的中小企业没有依靠,没有资源,在法律不健全、体制改革不彻底的背景下,一些灰色地带让民营企业如履薄冰。
与广受地方政府欢迎的外资企业相比,内资企业的中小企业远远没有他们受到的待遇。以税收政策为例。2008年之前,内资企业一直在缴纳着33%的高税率,而外资生产企业一般为24%或15%。直到《企业所得税法》于2008年1月1日正式实施,才把内资企业与外资企业的税率统一为25%。
融资是中小企业发展的另一重大门槛。
中国的融资渠道较少,风险投资不发达,债券市场不完善,上市是企业融资的重要方式之一。但是,中小企业一般规模较小,中国上市门槛较高,一般企业达不到上市标准。计划的创业板也迟迟未出。一些中小企业对上市可望不可求。
另外,国家对民间借贷控制较严,一不小心,就成为非法集资。对于企业来说,只剩下银行贷款,这是大多数企业融资的门路。但是,由于中小企业信用等级低、财务制度不健全、可供抵押的有效资产不足、担保体系不完善等因素,其银行贷款也较为困难。
2007年底,由于河南省许昌市骆驼鞋业经营困局影响,引发了当地永兴铜材集团有限公司等一连串企业的经营危机,使当地宏伟实业集团、宏腾实业公司等数十家企业被诉至法庭。
几乎是如出一辙,2008年,位于漯河的河南汇通食品有限公司的经营危机同样源于担保链,并且同样在多家企业间传导。幸得当地政府出手相救,才未造成恶劣影响。
“蜘蛛网一样的担保链虽然有其弊端和风险,但这是中小企业们不得已的选择。”一位企业家向记者坦露心声。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可见一斑。
“即使没有新《劳动合同法》,没有人民币升值,现实中的民营企业也已经被挤得无处可藏。矛盾迟早都会暴发出来,只是早晚而已。”陈光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