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松论调抬头 经济学家争辩宏调转向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在上周末举办的一个论坛上表示,由于美国次债走势和国内灾害影响等情况尚不易判断,“最好观察2-3个月再确定政策取向”。
央行一位官员在此次论坛上暗示,货币政策或许会有调整,在保持稳定增长的同时更着重结构调整:信贷结构更多向民营企业、三农、灾区倾斜。
“继续从紧”抑或“放松”?
反对继续从紧者认为,从紧政策的效果已经显现,中小企业正面临困境,继续从紧将使经济陷入大幅滑坡和就业率下降的危险。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部长余斌强调,由于人民币升值、原材料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因素,企业生产成本明显上升,利润下降,他提醒有关部门要密切关注经济下滑风险和失业增加问题。
德意志银行7月21日发布的报告认为,当前经济下滑风险已经超过通胀风险。从中国实际出口量增速来看,已经从去年的24%下降到今年上半年的13%,由于欧美经济继续恶化,估计下半年这一增速有可能降到10%以下。
从投资的龙头行业房地产业的表现看,今年前五个月的商品房销售同比下降7%,是1997年来首次下降,将构成对相关行业的下行风险。一旦出现房价全面大幅下跌,将对银行体系构成系统性的风险。
报告建议放松信贷政策,将今年的信贷规模从3.6万亿元提高4-6千亿,放松财政政策,并将下半年真实汇率升幅放缓至1%。
反对者的第二个理由是,通胀是全球现象,是国际大气候所致,非中国一家独有,中国治胀下药太重将使自己承担过多外部输入的损失。
天相投资顾问公司董事长林义相认为,通胀是世界性的、长期的问题,中国反通胀政策的收效有限,主要问题出在美元上。
中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指出,石油价格将在100美元以上维持较长时间,“这意味着中国进入高成本时代”,原来低通胀高增长的模式难以为继,未来将在高通胀高增长和高通胀低增长之间艰难选择。
国际经济关系学会常务理事景学成则是支持继续从紧者之一。他表示,6月份的PPI达到了8.8%高位,“必将会传导到CPI”。如果不继续从紧,将前功尽弃, CPI有可能在短期内蹿至10-15%。他认为,中小企业融资难是历来就有的问题,不能把它归咎于从紧的货币政策。
一央行人士亦表示,经济回落恰恰说明从紧政策是有效的,它利于控制通胀,促使产业转型和升级换代,且“统计数据显示从紧并未造成失业明显增加”。
强化“供给管理”
在这轮宏观政策调整中,货币政策成为“风暴眼”。知情人士透露,由于不少部门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反对继续从紧,央行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不过,日益明显的通胀趋势也使得央行的支持者甚众。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副部长魏加宁认为,中国经济走向滞胀的可能性在不断增加,必须采取果断措施。
他认为,目前形势与美国上世纪70年代的情形有一定相似处。当年美国出现滞胀除了石油因素以外,还有三个原因:一是宏观经济政策失误;二是政府管制过度;三是社会福利过度,工资、福利的刚性特征导致物价只升不降。
贾康则提出,收紧银根不是治理通胀的不二法门,目前通胀在很大程度上是有效供给不足,因此要强化“理性的供给管理”。即通过财税政策调整,增加有效供给,并刺激内需。包括增加对三农、社保、自主创新等的支持力度,加大公共支出促进基本服务均等化,扭转二元经济结构和缩小区域差异。
国家税务总局税务科学研究所所长刘佐指出,由于中国存在诸多非税负担,尽管企业所得税率下降至25%,税负依然较重,仍有进一步减税的必要;个人所得税也有必要减轻和调整。另外,开征资源税,调整房产税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