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虎城香港推销广交会:下半年出口仍乐观
7月25日,商务部副部长高虎城来到香港,主力推销今年10月份的第104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即“广交会”)。对于特意选择在香港举办一场专场发布会,高虎城说,这是经过一番考虑的,“香港业界人士一直是广交会最为熟悉的参展客商”。
今年以来,在国内宏观调控和外部经济环境的多重压力下,出口增速放缓,外贸企业遭遇出口困境,全国各地近期也紧急展开各类外贸摸底调研。不过,高虎城乐观地预期,“从目前掌握的情况来看,参加今年104届广交会的人数不会减少。”
“目前某些行业,特别是高污染、高耗能、资源型产品出口的下降,是符合结构调整的需要的。我们也注意到一些行业和企业面临需求减少,成本增加的困难,我们正在和有关部门一起展开调查和评估。”高虎城表示,“上半年21.9%的出口增长,坦率来说还是比较理想的。我个人认为,今年下半年整个进出口的形势,包括出口在内,仍然是乐观和积极的。”
上半年外贸符合预期
根据海关发布的数据,今年1-6月份,全国进出口实现了12341.7亿美元的金额,增长25.7%。其中出口额6666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1.9%。进口额5676亿美元,有30.6%的增幅。
“从上半年的情况来看,中国的外贸进出口仍然保持了一个稳定增长的势头。在外部需求减弱和宏观调控措施的共同作用之下,上半年的外贸运行情况的一个特点是:出口的增速放缓,进口的增加幅度加快。因此,中国外贸顺差上半年减少的幅度比较大,顺差方面的矛盾有所缓解。”高虎城说。
出口商品结构的调整,特别是关于高污染、高耗能、资源性商品的出口下降幅度比较大,是宏观调控中当中一个预期目标。高虎城坦承,“在出口方面,商品和行业在结构调整方面有了进步的同时,一些传统的劳动密集型行业,特别是纺织服装、鞋类等行业,在人民币升值、国际市场需求减弱,以及劳动力、原材料价格有所上升的情况下,在出口当中面临实际困难。我们将会同有关部门密切关注当前出口运行形势,适时研究和完善相关的外贸政策,促进出口健康平稳的发展。”
广交会谋求变革
贸易形势整体不景气,为了吸引更多客源,广交会谋求变革。今年10月15日开幕的广交会将变为“一地一馆三期”,集中在广州的琶洲展馆举行,展期由以往的一届两期变为分三期各5天举办。
中国对外贸易中心主任王俊文表示,这样的安排,既有利于参展商更好地换展、布展,也有利于采购商的集中成交。
高虎城解释说,“琶洲新馆的展出面积达到34万多平方米,如果分开三期举办的话,每期的展出面积叠加起来超过100万平方米。按照展位来计算,也由过去的分两地、两期来举办的4.2万展位数量,增加到5.4万个,大概增加了20%以上。”
除了规模的扩大以外,104届广交会也将更为专业化,产品由过去的五大类细分成15大类,专业展区由过去的34个细分到50个。
高虎城强调,正是香港同胞和业界长期以来对广交会的支持和关注,才使广交会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王俊文说,香港地区是广交会的传统的主要客源地区,广交会创办50多年以来,每届来自香港地区的采购商达到3万多人,占来自全球210个国家和地区的20万采购商的15%。
高虎城还指出,广交会在服务水平和管理水平方面,有很多与香港展览业界交流的空间。因为香港在国际展览业当中是很有声誉的城市。“希望长期以来香港业界对广交会的关心和支持能够在新的时期得到进一步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