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留住濒临失传的中国老工艺 (组图)
很多事儿都是于细微处见精神,服饰也不例外。单是服饰上那小小的盘扣——天津人叫疙瘩扣,就大有说头。人类刚穿上衣服的时候,疙瘩扣还没有出现,那时候用来固定衣服的是带子。根据考古发现,盘扣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代,那时候的盘扣还没有后来的风光,它们大多在不明显的位置,起着装饰性作用。明朝万历以后,高领女装有了金属制的领扣。由于盘扣比带子更加方便,到了清代,不管男款、女款,还是孩款服装上,盘扣被大量使用,并很快取代带子成了固定衣襟的主要方式。
清代和民国是盘扣的兴盛时期。那时候并没有什么专门加工盘扣的地方,裁缝在设计制作服装的时候,会把盘扣看作服装的一部分。根据何先生的收藏经验和多年研究,最简单的盘扣是用本面料,即用和衣服一样的面料来做的。盘扣虽然不像服饰那样,不同的品级有严格的规定,但它的用料和做工也可以显示主人的身份。
穷人家请不起裁缝,就自己织布裁衣,他们衣服上的扣子就是最简单的样式:一边是疙瘩状的扣陀,一边是扣带。条件越好的人家,衣服的面料也就越考究,绫罗绸缎,任其挑选。盘扣的面料随之变化的同时,样式也更加丰富:桃形、花状、字体、动物、日月星辰……大千世界中的万物,无一不能成为我们的装饰品。望着这些栩栩如生的扣子,不禁联想它们诞生于怎样的一双巧手下。
因为之前做盘扣并不是一个独立的行当,所以何先生手里单独的盘扣大都是从衣服上剪下来的样式最简单的那种。后来,每讲到一种形状的盘扣,何先生就从他的樟木箱中翻出件衣服给我们当例子。上世纪八十年代,何先生曾从五大道上那些“落魄王孙”手里买来整整一箱子服饰,这些小姐太太的服饰,其盘扣不仅用料讲究,造型典雅,而且讲究配色,其中,就有用两种颜色搭配而成的盘扣,装饰性更强。
除了样式的区别,老衣服上的扣子材质也不尽相同。同样是疙瘩扣,扣带依旧,但扣陀已不再是盘出来的布疙瘩,铜的、玉的、玛瑙的,再高级点,就是清朝上层官员所用的铜鎏金的。这扣上的图案就更多了:蝠(福)寿双全、五蝠(福)捧寿、喜鹊登梅……看那两只喜鹊,梅花之间翻飞低唱,心不自觉地也变宽了。而且,这些“疙瘩”的形状也各不相同。曾有人传言,说发现过纯金的扣子,但搞了几十年服饰收藏的何先生说,他见到的最好的扣子,就是铜鎏金扣子。
何先生收藏的这些扣子,有些因为长年的磨损已经光泽不再,但仍然“价格不菲”。一副(一般情况下,五对扣子为一副)铜鎏金的扣子,没有300元钱是买不下来的。现在,何先生经常去古物市场淘换这些东西,只要看到,他一定会买回家。
何先生不会做盘扣,但他知道那时候做盘扣连裁布的方式都与众不同。平时做衣服,总是按照线的经纬度直着裁,而做盘扣的布却要按照45度角的方向裁,这样做出的盘扣拉断了都不变形。那时候的工序之复杂,超乎人们的想象,但熟练的老裁缝做起来,速度相当快,他们成天研究的就是那些。比起现在流水线上的商品,何先生最爱说的一句话就是:“看以前的活儿!”
画龙还需点睛
盘扣是传统的中国服饰中使用的一种纽扣,用来固定衣襟或者装饰。从带子到盘扣,从单颜色盘扣到多颜色协调搭配,从最简单的直盘扣到花样百出,从“布疙瘩”到铜鎏金,甚至传说中的纯金纽扣,它带给人们的是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而且,那个年代盘扣工艺之高超,超出了人们的想象。
把盘扣说得再美再神,它毕竟也只是服饰的附属品。尽管这些年它因为工艺的渐趋失传而得到重视,但原本不起眼的它还没能起到让服饰“因扣儿而贵”的作用。不过红花总需绿叶配,款式得当而又做工精细的盘扣会让服装增色不少。不信?
随手拿起一件民国时期的服装,从衣服的用料、样式以及做工判断,主人也就是“小康”水平,算不得大富大贵之家。扣子就是最普通的疙瘩扣,但针脚很细,线被勒入了布条中;那疙瘩,被规规矩矩地“盘”出了头儿。再看现在一件几千元的服饰,扣带大而粗,针脚很松,再配上一个秃头疙瘩,给人一种松松垮垮的感觉。相比之下,高下立见。
虽然大多数时候,那小小的盘扣被我们忽视了,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大多数人还是愿意做画龙点睛的大师,而不愿成为画蛇添足的笑柄。那么,现在的盘扣做成这样,是浮躁,还是真的心有余而力不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