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网首页 | 搜索 | 产品 | 企业 | 供应 | 求购 | 人才 | 论坛
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新闻订阅  我要投稿
纺织资讯
您的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首页 > 正文
【收藏到商务室】

奥运中国VS中国设计 (组图)


http://www.texnet.com.cn  2008-07-28 10:47:01  来源: 美术报 收藏



以宣纸印刷、绢帛装裱运动员获奖证书,是本届奥运会的一大创举。



颁奖花束名为“红红火火”,选用9支“中国红”月季作为主花材。




颁奖台的弧线云头叠落交错,如行云流水,体现出其“玉带祥云”的含义。



中国要给世界提供什么样的设计思考,让世界感受到中国的设计并不是以封闭、保守、狭隘的传统意识为主流。我们要让世界感受到,中国有丰富的视觉文化资源和创意传统,而且这种创意传统是开放的。

  会行走的中国瓷器

  “青花瓷”、“玉脂白”、“盘金绣”、“玉佩”、“丝绸”、“中国红月季”、“绢帛装裱”……一道即将拂过奥运赛场的浓郁中国风呈现在世人面前。7月17日晚,一台绝美的视觉盛宴在北京“798”艺术区上演,北京奥组委首次面向全球发布了奥运会颁奖礼仪服饰及颁奖台、颁奖花束、运动员获奖证书等主要颁奖元素。

  同“舞动的北京”、“金镶玉”、“篆字”等一系列中国传统文化与奥林匹克精神完美结合的精品一样,这套奥运视觉元素的设计同样充满风格鲜明的中国元素:灵动飘逸的“青花瓷”、温润典雅的“宝蓝”、活力四射的“国槐绿”、素净柔美的“玉脂白”、高贵大方的“粉色”,奥运颁奖系列礼服一亮相就惊艳全场,充分演绎了东方古典与现代时尚的完美结合。而尊贵而极富律动感的颁奖台,喜庆而色彩靓丽的颁奖花束,别致而独具中国水墨画韵味的获奖证书,同样令人过目难忘。

  北京奥组委文化活动部部长赵东鸣表示:“奥运会礼仪服装有着特殊的设计理念和规则,设计既尊重国际奥委会的礼仪工作惯例,同时又尊重了本国文化的传统,两者之间达到了很好的融合。”清华美院教授袁杰英对奥运服饰的艺术水准有独到的见解:“奥运礼服是传统意识与现代感觉的结合体,既要阳光、清新,有亲和力,适合广场型的礼仪服务,又要庄重、脱俗,有垂感,能凸显东方女性的非凡气质。所以我们运用了高腰、小马甲等国际流行元素,在腰部、领部、裙摆等细节处又融入了民族文化的修饰成分。”颁奖礼服的设计师尤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到:“奥运颁奖礼服的设计体现的是现代中国的一种风貌和中国服装行业的一种状态,以前一直都认为中国是一个服装加工大国,我们想通过礼服的设计来展现中国的服饰、文化——传统服饰文化及现代服装的这种进步。”

  奥运,给中国设计师一次机会

  短短两周的北京奥运会给中国带来的影响不光体现于经济、政治,而渗透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光从设计界来讲,奥运带来的巨大震动就几乎无法估量。回顾历史可以看到,历届奥运都能使得自己的设计形象成为国际共享的视觉语言,洛杉矶奥运会从标志到景观的设计很快就成为当时世界设计文化的先进概念,巴塞罗那奥运会所设计的体育活动标志设计形态标志一直沿用至今。但对被西方戏称为“中国无设计”的中国设计界来说,是否能完美地实现这一挑战,是否能跨越文化的鸿沟展示自我的主张,所要面对的困难比西方国家更大。北京奥运会徽“中国印”的设计者郭春宁就说:“以往的历届奥运会,主办国在奥运设计上都不会邀请中国设计师参与。对中国的设计师而言,想涉足奥运设计,是一件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而此次北京奥运会则给了中国设计师很大的一片天空。因为中国文化很难被外国人了解,甚至中国人自己都很难说清楚。要准确地挖掘和表现中国传统文化,只有中国设计师才更有机会。”

  的确,从“中国制造”到“中国设计”,中国设计还要走很长的路。奥运给了中国本土设计师这样一次难得的机会:我们通过这个难得的机会学习国外先进经验,也通过这个高端平台向世界塑造我们自己民族的形象。我们看到,“鸟巢”、“水立方”的设计融合了中外设计师的合作结晶;我们看到,奥运景观、奥运奖牌的设计团队中的主力设计师大多有留洋背景;我们也看到,“中国印”的设计任务由本土企业承担、“福娃”由极具民族特色的艺术家韩美林为首操刀设计。在学习国外同时,更为重要的是我们的设计师在参与奥运设计的过程中深入地理解了自身,并试着用本土的设计语言表达中国文化。“中国是什么?中国文化是什么?该怎样呈现?”奥组委形象景观设计部艺术总监赵萌教授认为,中国文化五千年来延绵至今,现在仍然是一种“活”的文化。我们希望表达的是一种经过现代人理解之后的中国文化,而不是完全照搬已有的“无生命”的东西,这样才能体现中国文化历久弥新的活力。也正如中国美协平面设计委员会副秘书长曾辉所说:“设计的文化主张要站在我们自己中国文化的立场上,来看待中国要给世界提供一个什么样的设计思考,让世界感受到中国的设计并不是以封闭的、保守的、狭隘的传统意识为主流。我们有丰富的视觉文化资源和创意传统,而且这种创意传统是一种开放型的,而不是封闭的。”在全球化浪潮风涌的今天,如何在一个大型国际盛世中找准自己的文化定位,这才是奥运设计留给中国设计界最大的遗产之一。

  1964年东京奥运会,三宅一生在20世纪70年代走上国际服装舞台;1988年汉城奥运会,三星在20世纪90年代将品牌价值超越索尼,这两次的契机给日韩设计界带来了15年的发展期,使得现在的日韩文化已走进、甚至带动国际主流。

  那么,北京奥运能带给中国设计以什么,让我们拭目以待!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出处“中国纺织网”
编辑:芦苇
贸易行情论坛】 【打印】 【关闭】 【我要收藏
文章关键词: 设计  奥运 
「相关报道」
更多精彩行业动态
进入行业动态>>


华兴纱管
免责声明:浙江网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对中国纺织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浙江网
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站内支持:关于我们 - 服务项目 - 法律声明 - 意见反馈 - 企业邮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纺织数据库 - 快速产品通道 - 外贸助手
兄弟站点:生意宝 - 国贸通 - 中国化工网 - 全球化工网 - 医药网 - 中国服装网 - 机械专家网 - 中国农业网 - 中国蔬菜网 - 浙江都市网 - 中国红娘网 - 南阳商务网
糖酒招商网 - 中国卫浴网 - 中国粮油网 - Global Buyers & Suppliers - ChinaChemNet

中国纺织网 版权所有 1997-2014 浙ICP证:浙B2-20080131
服务热线:0571-88228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