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哈回合遭遇“七年之痒”?
多哈回合7年多的谈判,再也不能让极有耐心的政治家们气定神闲地“空谈”下去了,这一刻,他们选择了“激动”地指责。
日内瓦时间周一晚上,在原本上周六要结束的多哈谈判小型部长会议上,主要成员方开始互相指责对方。这让多哈回合陷入危机,谈判暂停并宣布周二晚些时候继续。
日内瓦时间周二,会议进入了第九天。当天,欧盟贸易委员曼德尔森敦促美国和印度各让一步,以避免世界贸易组织多哈回合谈判破裂。
按照议程,美国、欧盟、日本、澳大利亚、巴西、印度、中国这七个关键成员继续前一天的闭门磋商,在记者发稿时,还没有最新的结果。
有媒体报道,当谈判进展到讨论“特殊保障机制”(SSM)时,谈判紧张的气氛达到顶峰,因为一些发展中成员希望在进口猛增或者价格下降时,出于保护本国农民的立场来对部分农产品征收特别关税。
目前由欧盟、美国为代表的发达成员阵营和以中国、印度、印尼、巴西等发展中成员阵营形成对峙。
导火索:特殊保障机制
昨天凌晨,中国商务部发表声明表示:“在7月28日的会议上,针对主要发达国家关于中国坚持部分敏感农产品关税免予削减和反对强制性工业品部门自由化的立场、对多哈回合谈判造成障碍的言论,中国代表团表示,这些指责是毫无根据的。”
陈德铭指出,主要发达成员是本轮谈判最大的受益方,保留了很大的农业补贴空间,他们应对发展中国家的核心关注给予充分的理解,不应为这些问题的解决设置障碍。
关于部门自由化问题,陈德铭表示,应遵循各方达成的自愿参加的原则,并选择那些对发展中国家有出口利益的部门,体现多哈谈判是发展回合的精神。
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会副会长吴家煌告诉《第一财经日报》:“发达成员对中国的指责是不公平的,首先中国对农民没有超过WTO规定的大量补贴,中国农产品的平均关税也要比发达国家低。”
商务部称,在上周的几天里,谈判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但在农业特殊保障机制和工业品的部门减让问题上,各方分歧仍然严重。
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陈泰锋博士对记者表示:“目前大家都比较激动,反映出两点,一是大家现在对多边贸易体制非常着急,今年是多边贸易体制建立60周年,大家都希望能够坚持越过障碍;其次,发达成员与发展中成员在WTO机制下互相制衡的局面更加凸显,多边制衡更加明显。”
本周一大部分的谈判都在围绕这个特殊保障机制,再次放慢了此次部长级会议的节奏。欧盟贸易委员曼德尔森表示,这个问题太复杂和敏感,我们要继续谈判。
美国更加激进,直接指责中国和印度阻止多哈协议的达成。美国贸易代表施瓦布说:“那些国家正在选择性地重新打开已经形成的协议,这对于上周五形成的各方平衡是一个威胁,我觉得这简直是在使本轮谈判的结果陷入危机。”
印度是这个特殊保障机制的最大支持者,其认为,美国现在咬住这个问题,但却不愿意去谈其他问题,比如棉花等等。
印度工商部长纳特(Kamal Nath)坦言,这个机制不仅是印度的要求,有100个成员支持,印度并没有拖累谈判进程,真正拖累进程的是那些大的发达成员,他们看重的商业利益而并非为了消除贫困。
“这关系到很多发展中成员的生存问题。”中国常驻WTO大使孙振宇说。
专家:双方很难让步
事实上,现在众多专家认为,当前围绕农产品、工业品和服务业的这组谈判相当艰难,农产品上的各方让步已经很难再突破。
吴家煌告诉记者,其实美国这两年平均对农业的补贴是每年90亿美元,要小于现在WTO所表态的150亿美元,尽管如此,由于受到国内法律制度的影响,也不允许其在WTO机制下再作让步,美国是高度发达的工业国家,农业规模有限,不补贴是不太可能的。
而在发展中成员方面,陈泰锋认为,现在发展中成员衡量下来,在打开农产品、工业品、服务业市场等方面,估计总体收益为负,所以发展中成员也并不乐意。
面对目前日益升高的食品价格,许多发展中成员也希望在完全打开农产品市场方面有所保留,要么通过限制诸如大米等农产品进入,或者当有大量进口发生时提高关税。
印尼的一位官员称,发展中成员的农业不是制造业,不是一台机器说开就开,说关就关的。
从WTO网站得到的最新消息看,过去几天的谈判已经对许多问题有了相当集中的认识,正在修改的农产品和非农产品谈判文件正在将这些内容修改进去。
目前包括WTO总干事拉米在内的业内人士都无法判断这场马拉松式的谈判将会走向何方,何时结束。
然而,陈泰锋告诉《第一财经日报》:“尽管我们有些悲观,但是现在大家激动起来,从某种意义上说对多哈回合是有利的,说明大家立场鲜明,坦诚对待,比互相猜忌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