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檀:抛弃僵化理论 实际利好终于出台
中国经济需要稳定,不能跟在美国的经济周期后面打转,以超乎寻常的“一刀切”紧缩政策,人为断送中国经济的大好前程。
与股市维稳的干打雷不下雨相比,实体经济维稳立竿见影。在中央召开系列座谈会之后,国家税务总局宣布,从8月1日起部分纺织品、服装的出口退税率由11%提高到13%。这是财税政策维稳的重要一步。让人关注的言论与行动包括,央行副行长苏宁在央行上海总部昨日召开的上半年金融形势分析会上表示,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不利影响将进一步显现,各金融机构要优化信贷结构,保持贷款合理增长;而直接融资市场债券融资比例大幅上升。
这是紧缩政策稍有放松的象征,是近期中国实体经济的最大利好,也是资本市场的最大利好:我们不能想像,一个十万家公司倒闭、企业与投资者充满恐惧的市场,会是一个稳定的市场。
适当的紧缩政策可以让企业进行内部治理结构的改造,但是,如果中国经济继续实行人民币汇率升值、信贷紧缩、重税政策,中国以制造业为主的实体经济不是走入经济结构转型的良性循环,而会走向不归路。
一些书斋学者总以通胀上升与经济结构调整来论证紧缩的正确性,他们总是有意忽略经济结构调整的基础性条件,比如市场环境、产业配套、税收等政策,而把货币紧缩当作万能仙丹。并且表示中国基础货币发行量如此之大,导致货币供应就从来没有真正紧过。这是很糟糕的解释,他们应该去问问在一线从事实业的企业家感受如何再来发言。
在目前的基础货币发行体制下,货币发行量当然一路上升,不增加才是咄咄怪事,但这不能证明信贷没有紧缩,从民间利率的节节上升就可以看出信贷紧缩的威力。东部受到紧缩的压力大过中西部,不是东中西部已经实现了均衡发展,而是因为东部地区的市场经济较为发达,对货币政策更为敏感。在以往的紧缩周期之后,中国的钢铁等行业的产量不降反升,说明紧缩政策偏离了结构调控的目标,而成为对民企的打压。货币紧缩无法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往往成为抑制经济过热的急就章,一旦经济热度稍降,低端的经济发展模式就会卷土重来。吊诡之处在于,不顾中国现实的西方理论的信奉者,初衷是实行彻底的市场经济,但在目前结构失衡的环境下实践的结果,往往使他们成为垄断性国企的拥趸。
以西方的货币理论全盘照搬到当下的中国经济是行不通的,即使在西方,弗里德曼的货币理论在上世纪后期才开始发端,照货币理论之方抓药的结果,只在里根执政中后期等特殊时期才发挥作用。目前美联储增发货币刺激信用,属于以毒攻毒,彻底抛弃了货币主义理论。这当然不是说货币主义理论没有正确之处,只是在目前百万亿美元规模的金融市场中,用货币主义理论属于胶柱鼓瑟,以国内信贷紧缩来控制通胀实在是与虎谋皮,其结果是替国外资金与高利贷资金腾出了赢利的空间。
照搬西方政策生效的前提是照搬西方的经济发展模式与市场环境,否则就是南辕北辙,我国一些经济理论家照搬西方理论的结果就是自残,离真正的中国市场需求越来越远。他们已经在资本市场试过一次,即以挑破资本市场泡沫的方式来降低通胀风险,其结果是通胀风险仍在,而资本市场濒危。现在他们又把这一套用到了实体经济,终于引发了显而易见的恶果,企业陷入困境,大批未接受过专业培训的劳动者处于失业边缘,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实体经济不是资本市场,如果说资本市场的普通投资者向来视为投机分子,在道德上受到打压,有关方面对他们的损失还能漠不关心的话,实体经济显而易见的下挫,则让所有人如坐针毡。
不难想像,如果通胀威胁略有上升,主张紧缩货币政策的人将会得意洋洋地表示自己有先见之明。但多次的紧缩、反弹、中国经济结构所体现出的僵化,应该让我们有更深入的思考与更实事求是的应对之道,比如打开中国市场森严的行业壁垒、地区壁垒,比如降低社会税负。
我们实在早该放弃那套僵化的理论,而从中国实际出发来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放松货币紧缩政策,实行曹红辉先生所主张的多管齐下的调整之策,对于中国实体经济与资本市场都是长久的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