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亚麻厂:悠悠往昔半世情 新厂年底前可投产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哈尔滨在工业上属于一穷二白的阶段,街上连台民用的轿车都很少能看到,就更不用说工业用的大拖车了。
前苏联援助的织布设备需要运进来,怎么办,只能用牲畜。“说来让后人都觉得不可思议,这样一家当时全世界第二大,亚洲第一大的亚麻厂,机器设备竟然是用马车运进来的,当时在厂里面有一处马棚,养了四十多匹马,就是用来运设备的。”
争相到一线当工人
周慕生大爷原是政府机关的一名干部,受到建设祖国热情的感召,他强烈要求到工厂学技术,于是来到了初建的亚麻厂。
“我们那时候,还没来得及建宿舍楼,工人就住在当年建厂时留下来的工棚子里,而且是大通铺,男的一趟,女的一趟,中间拉个帘。”周大爷说。可是,想当工人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厂里面正缺干部,看他有文化就把他留在厂部里面,直到一年之后,在他的一再要求下,才把他派到机修车间当车工。
当年,前苏联的亚麻厂从规模上看,堪称世界第一,“我们的亚麻厂是依据苏联的模式建起来的,成为仅次于前苏联的第二大亚麻厂,当时,世界上已有三家大型的亚麻厂,英美的亚麻厂都没有我们的规模大。”
据周大爷介绍,当年,亚麻厂建成后,第一批成品就被送到了抗美援朝的战场上。亚麻厂出产的产品分为两种,一种是亚麻细布,还有一种是帆布。朝鲜战场上的飞机、大炮所用的苫布,几乎都是亚麻厂生产的。“我们厂生产的帆布质量可好了,用这种帆布做的水桶,水在里面盛几天都不漏。”
宿舍楼供应洗澡水
李喜云大爷是上个世纪50年代中期进厂的。他进厂时条件已经改善了。
李大爷进厂就当织布工,织的是帆布。那时,他刚从农村老家出来,他的哥哥在亚麻厂工作,把他也招进了厂里。厂里面,一线工人以女性居多,李大爷作为男织布工在当时是比较少见的,受到大家的羡慕。李大爷说:“那时,厂里的人包括干部在内都想到一线来工作,坐办公室也就能挣五十多块钱,可要是进车间能挣到69块3,比坐办公室将近多出二十块钱,在那时,二十块钱可不是小数目。”
“可是,真要是让干部下车间,他们又犹豫了,因为车间的活太累了,刚干一会就适应不了。”李大爷说。据介绍,当年亚麻厂刚建厂时就是15000锭,有工人4000人,从刚建厂时的一班,到两班倒,后来还是忙不过来,就发展到三班倒和四班倒。“一个人看24台织布机,一天要走上80里,平均一小时10里,所以,那时的织布工都被称为铁脚板,其每天的运动量相当于一次马拉松赛跑。”
张大妈是当年的织布工,她告诉记者:“那时,大家干得真来劲呀,工人以厂为家就住在厂时,不计报酬三班倒,没有白天没有黑天的,忙得连孩子都没有时间带,可是心情愉快。”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中期,亚麻厂的宿舍楼就已经建好了。这批红色的三层小楼据说是前苏联专家设计的,就是现在亚麻厂家属区所能看到的最常见的建筑样式。李大爷指着家属区里的一栋小楼说:“别看不起眼,可结实了,从建起来到现在,连楼顶上的瓦片都没换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