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升值需动态考虑企业的承受能力
截至7月29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为人民币6.8205元,人民币累计升值幅度已超过21%。当前我国企业对人民币升值的承受能力究竟有多大?应该如何来考虑这个问题呢?
当本币升值的时候,企业有多种应对措施,其中最直接、短期内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同比例提高商品外币价格,将升值压力完全转嫁给消费者。但是在一个开放经济的竞争环境中不是所有企业都有足够强大的议价能力能够做到这一点。然而我们可以根据企业是否具有议价能力对企业对本币汇率波动的承受能力作出一个基本判断。
企业的定价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边际成本定价,一种是垄断定价。边际成本定价就是企业能够承受的最小价格。垄断定价是企业在给定市场需求和生产技术条件的基础上利润最大化(以本币计算)的定价水平。
开放经济下任何产品既可以在国内生产,也可以在国外生产,产品可以在两国之间进行贸易,但是两国之间存在贸易摩擦。产品同质的假设下,本国企业如果能够出口到外国,一定是因为本国企业提供的产品更加便宜。在伯特兰(Betrand)价格竞争模式下,假设企业规模报酬不变,市场需求曲线向下倾斜,且不同企业产品具有完全替代性。在不考虑企业产能约束的情况下,企业同时选择价格水平,以价格竞争获取市场份额,则企业总是以最低的价格占领整个市场。因此,在市场存在贸易摩擦和两国企业的边际成本不同的情况下,企业是否具有进入市场的能力成为关键。
如果本国企业生产率相当高,产品的边际成本相对外国企业相当低,则企业可以对产品实现垄断定价;即使企业相对劳动生产率不足够高,但是它可以设定市场价格为竞争对手能承受的最低价格,以阻止竞争者进入市场。不难发现,当本国企业具有超强的边际成本优势时,本国企业在外国市场上实现垄断定价,它能够通过提高出口商品的外币价格来转嫁本币升值压力,如果只具备较强的边际成本优势时,则本国企业不能通过提高外币价格来应对本币升值。但是当本币持续升值可能使得本国企业丧失超强边际成本优势,因为名义汇率本身会影响企业选择垄断定价还是按照国外企业边际成本定价的边界条件,也会影响到本国企业是否具有出口能力的边界条件。随着本币逐步升值,本国企业的在外国市场上最优定价策略将从垄断定价转化为按照外国企业边际成本定价,如果升值幅度再加大,还可能导致出口企业完全退出外国市场,使很多出口型企业破产。
中国人民银行曾在2005年11月和2007年年底对1000多家出口型企业对汇率波动的承受能力进行了跟踪调研,调查发现,在2005年84.8%的企业出口价格同比上升或持平,其中,出口价格同比上升3%以上的企业占比为12.1%。各规模企业均有一定上调价格的能力。而在2007年上半年仅有55%的纺织企业出口价格有所上升。可见,在汇率改革初期我国部分企业具有超强的成本优势,可以根据人民币升值幅度相应提高出口商品价格,而随着人民币不断升值,这种垄断定价能力逐步消失。如果企业不能根据人民币升值幅度相应提高价格,人民币进一步升值将显著压缩企业的利润空间。
当然,企业在恶劣外部环境中不会被动挨打,忍受压缩的利润空间,而会选择主动出击——通过多种方式应对人民币升值压力。中国人民银行调查显示,汇改以来,我国企业通过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积极促进产品升级换代,一定程度上消化了人民币升值压力。这种企业行为又将影响到企业最优定价的边界条件,因为边际成本会随着企业的创新而不断下降,从而提高企业对汇率波动的承受能力。此外,外部条件变化也可能引起国内外企业边际成本相对大小变动,2007年以来劳动力成本、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银行利率上升的环境下,传统的中国制造业边际成本持续上升,PPI指数一直居高不下。因此人民币升值还需要根据企业行为以及企业外部环境动态地考虑企业的承受能力。
动态考虑企业的承受能力意味着短期内一定要结合考虑企业面临的外部环境,控制好人民币升值的速度和幅度,要警惕本币升值对企业定价行为影响的突变性,尤其是本国企业是否具有出口能力的边界条件,一旦突破,就存在延缓经济增长的风险。动态考虑企业的承受能力还意味着长期人民币升值幅度和速度是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企业的承受能力动态调整升值幅度与速度,使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平稳增长。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