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调微调开始“落地”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快
生意社8月7日讯 从“双防”转向“一保一控”的宏观调控政策微调已经开始陆续“落地”。
继纺织品出口退税率回调之后,人民升值速度明显放缓,又有消息表明2008年度商业银行信贷规模有所上调。
中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副执行总裁、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认为,当前应当关注经济增长放缓问题,采取微调措施是有必要的。他建议,鉴于出口经济对中国经济影响之大,国家应该对中小企业、特殊地区如灾区等作区别对待,比如现在对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支持、暂不提高四川的存款准备金率等措施。
作为对宏观经济,民营经济、金融、体制改革等有深入研究的学者,曹远征此前也参与了有关部门关于经济形势和下一步宏调方向的座谈。8月4日,曹远征接受了本报专访。
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21世纪》:过去“双防”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紧缩的货币政策,目前提出“一保一控”,紧缩的货币政策还需要继续微调吗,该怎么调?
曹远征:目前我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依然在高位运行。这意味着货币政策总体来说应维持紧缩状态,以有利于控制通货膨胀。因为通货膨胀具有发散性,应对通货膨胀的措施永远都是预防性的,而不是到了发生的时候才采取措施。
《21世纪》:政策出现微调与CPI上涨原因变化有关吗?
曹远征:本轮CPI上涨的主要原因在于,全球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成本上升,而并非完全由需求因素引起的。而货币政策的功效主要是针对需求,因此,对付目前的成本推动型物价上涨问题效果有限。
在这种情况下,要全面深刻分析物价上涨的原因,综合治理。从长期看,需要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促进节能降耗,技术进步;从短期看,目前CPI在逐步回落,全年大致可以控制在6%~7%。从这个数据来看,国家的一系列政策还是有一定成效的。
当前应当关注经济增长放缓问题,有必要采取微调措施。鉴于出口经济对中国经济影响之大,国家应该对中小企业、特殊地区如地震灾区等作区别对待。比如现在对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支持、暂不提高四川的存款准备金率等措施。
《21世纪》:如何看待宏观经济的未来发展和改革进程?
曹远征:全球能源价格上涨将是长期的趋势。靠紧缩的货币政策、财政补贴等都无法解决。在这种情况下,价格改革就变得很重要了。
政府和企业在国家收入中的比重过大,因此还需要进行财政体制改革,重新理顺政府、企业和居民间的收入分配。
全球物价上涨和美元的不稳定性显示了人民币国际化的迫切性。在对外贸易的过程中,采取人民币计价、结算、支付等形式,有利于贸易的正常进行。虽然人民币的国际化不可能一蹴而就,但这终究是一个趋势。现在要做的是加快这个过程。
需防范金融风险
《21世纪》:从2005年7月21日开始,人民币一直在升值,但有人提出人民币还是存在贬值的可能?
曹远征:我们首先要有这样一个认识,对于经济正处于发展中的国家而言,货币升值是肯定的,从而人民币升值具有必然性。但是从短期来看,今年人民币升值较快主要是美元过快贬值所造成的。
自去年美国次贷危机发生后,美联储不仅仅拘泥于货币政策制定者的角色,而且成为最后贷款人,去抢救金融机构。其结果是美元货币供应量大增,造成美元大幅贬值。相应地,使美元对人民币的相对价格大幅变化,形成人民币对美元的大幅升值。
如此看来,一旦次贷危机过去,美元将回稳,如果再有加息等措施出台,人民币对美元的汇价也就不会出现过去那样的大幅度上升。其实从今年3月起,人民币升值的幅度就已经逐渐变小,出现回落迹象。
《21世纪》:如何看待目前的中小企业和一些行业目前面临的暂时困难?
曹远征:现在我国一些中小企业、房地产业的状况使银行,尤其是中小银行面临着一定的风险。对于中小企业而言,一方面,在紧缩的条件下,融资不易;另一方面,成本上升,同样的生产规模需要更多的资金,一旦资金链条断裂,将会威胁到银行资产的安全。
对于房地产业而言,至今为止我国还没有完全经历过一个完整的房产周期。我们经历过房价上涨,而目前房价进入下降过程,恰恰是我们没有经历过的。这些都是我们需要提高警惕、提前预防的。
《21世纪》:对于中国股市的健康发展,避免大起大落,有何建议?
曹远征:首先在于稳定人们的预期。在过去的两年中,中国经济并未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但对于中国的资本市场来说,大起大落说明人们的预期不稳定。因此需要加强对投资者的教育,以稳定预期。
要避免股市大起大落,就需要进行市场化的改革和建设。应该让“市场经济”这只“无形的手”来进行调控,政府要做的是建立和完善发行、交易等方面的市场机制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