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中小企业如何迎接经济春天
分析
低成本、低价格、低利润的适应性简单加工出口是义乌中小企业发展的核心特征,这种发展模式是一把双刃剑,在它的优势快速放大,发挥到极致时,如果没有未雨绸缪进行产业升级转型,提高核心竞争力和国际议价能力,一旦这种经济发展模式所依存的外部经济环境发生较大变化时,它的劣根性就会暴露出来。
中国最具执行力企业咨询顾问机构尚阳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调查小组在义乌进行近两个月的实地调研后,认为义乌部分中小企业需要直面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草根”性经营企业竞争力较弱
义乌企业多数属于“草根”性经营,什么好卖就马上做什么,可以用“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东边不亮西边亮”来形容,产业群很大程度上是属于技术复杂性较低、横向分工为主的自然性集群,在市场的起步阶段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很难做大。
据统计,义乌市有工业企业2.6万多家,但产值超过10亿元的企业只有1家,规模以上企业的工业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例不到40%,而中国百强县排名第一的江苏省江阴县规模以上企业的工业产值占到全市的比例达78.7%。义乌近70%的工业产值来自众多“前店后厂”的作坊式小企业,属于粗放型、数量型发展模式,竞争力较弱,最终将导致同行拼价。
企业功利性过强过多注重即得利益
企业功利性过强,过多注重眼前利益,看到什么好卖就做什么,往往一拥而上或一哄而散,义乌中小企业追逐名利下的短期行为较多,心态浮躁,不愿意在企业的软性建设上投入资源,不注重人才培养、管理提升、品牌建设与系统整合。不少中小企业就像水上浮萍,缺乏长远稳定发展的基础,一有风吹草动就很容易受伤。
缺乏做大做强的企业家精神
有的企业主是典型的“小富即安”商人思维,重商轻工,以商带工,赚到钱就行了,而没有想过以工养商,以工促商,把工作为事业来经营,缺乏做大做强的企业家精神。
经过多年发展,义乌千万元或上亿元身价的经营户不在少数,但是在不明的投资前景和更具挑战性的创业环境下低头,部分民间资本游离实业,投向短期逐利性的领域和场所。
内忧外患的挑战
任何一个企业或区域的经济发展都以特定的市场环境为基础,是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的。2008年世界及中国经济环境与政策发生了聚合性的变化,义乌经济处于内忧外患的发展态势:
内忧:生产要素价格不断上涨,并将持续在高位保持很长时间;国家信贷紧缩,企业资金压力加大,资金成本提高;出口退税政策及《新劳动法》的调整,企业的利润空间不断受到压缩;国内众多同类市场纷纷兴起。
外患:人民币不断升值,企业价格优势消失殆尽;美国次贷危机使欧美经济发达地区需求萎缩;美国、欧盟不断增加技术性贸易壁垒;印度、越南、孟加拉、缅甸、越南、印尼等国家以及北非和东欧在类似行业异军突起。
当然,这是挑战也是机遇,把握住机遇也就是把握住明天。
方向
国家发改委中小企业司披露信息显示,2008年上半年全国6.7万家规模以上中小企业倒闭,其中纺织行业中小企业倒闭超过1万多家,有2/3的纺织企业面临重整。浙江1.2万多家中小企业在上半年退出历史舞台,义乌中小企业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该怎么办?
尚阳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有关专家认为,企业的所有者要敢于“革自己的命”,转变经营思路。“革自己的命”就是要不断地解放思想,现在只有勇气和战胜艰难的信心是不够的,关键是改变原有的商业心智模式,思想上若没有大突破,行动上就不会有大改变。若“革不了自己的命”,就换人,让年轻的接班人走到台前来,以新思维、新活力来带动新的突破、创新与发展。
应注重企业软性的投入,提高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是产品、价格、质量,而是企业的软实力,如管理、技术、网络、品牌、文化等,这是别人学不来、带不走、流不掉的,也是企业进行产业升级转型的基础要素。
企业要打破家族式经营模式,学会主动引入智慧快速提升自己。企业的升级转型成本最低的方法是从社会引入智力,可以聘请具有专业经营管理能力的职业经理人或咨询机构来快速实现企业基础上的突变。完全靠自己去摸索和实践,付出的代价会很大,最关键的是时间带来的机会成本无法用金钱弥补。
只有不断探索和提高,义乌中小企业的经济春天就会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