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迪丝·海德 戏梦时装 (图)
服装指导,英文称之“Costume Designer”,字面直译为“戏服设计师”。在即买即穿的设计师时装资源异常充分的今天,当代影片中的“服装指导”工作,更像一位造型师(Stylist),利用不同风格的服饰,筛选、组合出一系列配合角色情绪及剧情发展的衣装。
然而早期的电影,演员每一套戏服都需要服装指导亲自设计并制作,只有少数获得赏识的巴黎高级度身订制(Haute Couture)设计师,会接到邀请,替明星度身订制。“戏服设计师”中,成就最高的,是伊迪丝·海德(Edith Head)。
好莱坞的传奇
伊迪丝·海德,好莱坞电影史上最重量级的“戏服设计师”,一生获34次奖项提名,夺下8个奥斯卡奖(是获奥斯卡奖最多的女性),在电影时装史上的成绩及荣耀,至今无人能及。几乎所有我们常常谈到的经典电影、时装偶像(像格雷丝·凯莉、奥黛丽·赫本)的造型,都出自海德之手。由她任服装指导的影片更高达1000多部,创下好莱坞电影史上最辉煌的纪录。说她是好莱坞的传奇,绝不为过。
出生于1897年的伊迪丝·海德,原名伊迪丝·克莱尔·珀塞纳(Edith Claire Posener)。1919年大学毕业后,在洛杉矶当小学老师。海德,是她第一任丈夫的姓氏。
1923年,Paramount电影制片厂戏服部刚刚成立,登报请人,毫无服装设计经验的伊迪丝·海德,就“借”了艺术学院学生的草稿去应征,一举成功,成为当时戏服部主管霍华德·格瑞尔的助手。随后,她坦诚自己弄虚做假,但霍华德·格瑞尔并未在意,反而开始手把手地教她绘画和设计,因为霍华德看中的是她对细节的专注,以及对角色的聪明领悟1927年,特拉维斯·班顿接掌该部门,继续重用伊迪丝·海德。
独掌大局
1938年,特拉维斯·班顿因酗酒问题,离开Paramount,戏服部门正式由伊迪丝·海德掌管,直至1967年。在Paramount的44年期间,她把一个又一个电影明星,捧成时装偶像。
比如,我们熟知的英格丽·褒曼在希区柯克著名影片《美人计》(又名《声名狼藉》)中的造型,格雷丝·凯莉在著名影片《后窗》与《捉贼记》中的造型,以及奥黛丽·赫本一系列脍炙人口的《罗马假日》、《情归巴黎》、《甜姐儿》、《蒂梵尼的早餐》等影片中的造型,都永远烙在我们心中。
那个时代,时装是有钱人的玩意,女服大都是度身订制,公开发售的服饰选择并不多。所以,身为时装指导,伊迪丝·海德往往需要亲自替角色设计服装。她的工作方式严谨专业,风格端庄大方,与角色完美贴近,一度被传为佳话。
20世纪50年代,许多时装潮流也因她而起。奥黛丽·赫本在《罗马假日》中扮演溜出去玩耍的公主,小衬衫、大圆裙、芭蕾舞鞋,轻快、俏皮又不失淑女风范。格雷丝·凯莉在《后窗》中扮演《哈泼斯市场》杂志时装编辑,紧身黑衣大伞裙,7分袖套装裙,刻画了一代时尚名媛的标记。许多大明星,像英格丽·褒曼、葛罗莉亚·史旺逊、格雷丝·凯莉等都指明要伊迪丝·海德任服装指导,才肯出演影片。
经典源远流长
出自伊迪丝·海德的荧幕经典造型,至今仍是当代设计师的灵感源泉,也是现代女主角缔造影片重头戏码的依据。美国当代时尚剧集《欲望都市》几次三番向《蒂梵尼的早餐》经典造型致敬,比如夏洛特的玫瑰红礼服,卡洛琳星光闪闪的小黑裙,萨曼莎的大墨镜和大帽檐。
詹妮弗·洛佩兹主演的《曼哈顿女佣》在结尾部分,由一个酒店清洁女佣摇身变成一位高贵名媛,身穿一袭露肩雪纺纱连衣裙与哈利·温斯顿水滴耳坠,就是向伊迪丝·海德指导的《捉贼记》中的格雷丝·凯莉造型致敬。
1954年,伊迪丝·海德凭奥黛丽·赫本主演的《情归巴黎》夺得奥斯卡最佳服装指导,不过该奖在当时引发很多争议。因为该片中的许多奥黛丽·赫本的服饰,均由时装大师休伯特·德·纪梵希设计提供。
但当时电影界行规,并不把设计师放在眼里,更没有理由让影片服装指导放下身段与设计师相提并论,因为服装指导的工作,并不只是设计衣服。因此,该片入选奥斯卡提名最佳服装指导时,只有伊迪丝·海德的名字。
但是,伊迪丝·海德在获奖感言中慷慨大方地将纪梵希的杰出贡献公布于众,并表示,“没有纪梵希,就没有我手中的小金人,这个奖应当共享”。这番话可以说是好莱坞史上对巴黎时装设计师致以的最崇高的公开致敬。
稍后,1958年的电影《甜姐儿》,两人再度合作,并获提名,但很可惜,败给了好莱坞另一位多才多艺的服装指导Cecil Beaton(凭借影片《金粉世界》击败海德)。
20世纪60年代后期,服装指导这一行已渐渐转型,制片厂纷纷关闭戏服部门,越来越依赖现成能买到的设计师品牌成衣,而奥斯卡的服装奖,也因此只奖励古装片、未来片或歌舞片。离开Paramount之后,伊迪丝·海德执掌环球制片厂的戏服部门,这样的部门在全球各大制片厂中,已经为数不多。1974年,她凭《骗中骗》,再度获得奥斯卡奖。
伊迪丝·海德说:“服装指导的参与,从影片的筹备期就已经开始,哪怕全片只需要一套服装。制作经费从一开始就得严格规划。
我从剧本定稿后,开始设计工作。草图按照分镜场景安排,哪件衣服应该出现在哪一段故事情节中,与时间、背景、角色、出镜频率等等都密切相关。此时此刻,关键是把剧本读懂读透。事实上,服装该怎么设计,剧本里都有蛛丝马迹。比如,气候环境、角色的经济状况、社会地位、个性等等。了解了这些内容,才能进一步与导演、制片人以及演员们沟通。
通常,我会先与演员交谈,问他们是怎么看待这个角色,在他们心目中这个角色应该怎么打扮。然后,再与艺术总监沟通,比方说,如果他搭了一间紫色的舞厅,我就得避免设计一件紫色的舞衣。我还会同时与场地及灯光师沟通,影片中展现出来的服装美学,他们有很大的功劳。
所以,我不是自顾自地一个人包办设计服装,而是要把许多方面都考虑周详。我不是替大家设计,而是与大家一起设计。我想,这就是我在业界屹立这么多年的秘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