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业“生死劫” 东莞鞋企有序“过冬”
生意社8月7日讯 “我们转型升级算比较成功,今年出口情况还可以。”华坚集团董事长兼总裁张华荣对记者说。
7月19日至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到广东进行调查研究,到广州、东莞、深圳等地深入多家企业了解生产、销售和研发情况,华坚集团旗下的东莞华宝鞋业有限公司是温家宝考察的其中一家。
张华荣告诉温总理:“我是江西人,得益于党的改革开放好政策,1996年到东莞来创业,现在我们厂年产鞋1600万双,出口创汇2.6亿美元。”
与很多鞋企一样,张华荣今年来在东莞南城区、厚街镇等多家工厂也面临成本压力以及遭遇整个行业不景气的寒流袭击,但凭着在鞋厂管理技术、生产技能、资金、研发设计能力、客户资源及风险转移等多方面优势,近两三个月来出口形势已逐渐好转,张华荣正准备着扩厂计划。
张华荣去年在东莞投入约5000万元建设一个世界鞋业(亚洲)总部基地,将基地定位为研发、贸易、品牌孵化、物流的亚洲总部,进行新材料、新产品的开发以及新市场的开拓,现在这里工作的人员已达到2000多人,协助他打造制鞋王国的梦想。
与此同时,在东莞这个全球最重要制鞋基地和交易中心,依然有不少中小鞋企正在残酷的行业洗牌中进行生死挣扎。
鞋业“生死劫”
在东莞厚街镇河田街。几乎家家户户的店面都用来从事鞋材交易,从鞋跟到皮革、面料、鞋装饰品、鞋胶等各种材料应有尽有,这里的鞋材不仅供应广东本地的制鞋业,还有相当部分出口到东南亚以及其他国家或地区。
现在,繁荣的交易背后出现一些微妙的变化,逐渐有一些店铺已关门并贴出“旺铺转租”的字条。当地人告诉记者,之前极少看到这种情况,一旦有店铺转手,马上会有人接手,一般不会空置,现在出现关门的店铺与今年以来鞋业生意难做有很大关系。
在离河田街不远的厚街镇濠畔鞋材广场是东莞最大的鞋材交易市场,这里的情况似乎更不景气。记者从现场看到,前来采购的客户寥寥无几,一些鞋材档主闲着无聊甚至搓起麻将或喝着功夫茶,他们向记者反映,今年的生意比以往差了许多。
主要销售鞋饰品的邱先生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谈到,之前每月销售额可以达到七八十万元,大约30%出口,今年以来每月只有几万元,海内外采购商都明显减少,而由于人民币升值、原材料以及劳动力成本上涨等原因,该企业今年以来综合成本上涨了8%~10%,但目前也只能提价3%~4%,利润大大缩水,“正在艰难地撑着。”
亚洲鞋业协会秘书长李鹏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来东莞制鞋业普通工人的工资普遍上调10%,大约每月为1200元,鞋原材料价格上涨20%,人民币升值6.5%,加上去年出口退税率下调2%以及加工贸易政策调整,这些使得许多本来利润只有5%~8%的中小制鞋企业难以为继,在无法将上涨的成本转嫁给客户时只能倒闭或歇业,该协会实地调查的结果是,东莞1000多家制鞋企业中大约已有200~300家关闭,制鞋企业陷入困境也直接影响到上游鞋材企业经营惨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