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迪达斯代工减产 引发国内OEM厂商集体惶惑
■轻资产战略
指市场成熟的企业、尤其是跨国公司,只进行少量硬资产投资,通过输出管理、技术和品牌获取利润,自己则专注于产品研发、销售、服务与品牌推广的赚钱策略,这种策略在国内催生一批只专注制造、加工环节的“代工”企业。
近日,阿迪达斯总裁海纳(Hainer)表示,因为目前中国员工的工资要求不断提高,生产成本增加,公司打算今后将减少在华生产比例。
阿迪达斯中国公司没有否认这种说法,从而引发业界对其国内相关代工、原料配套产业将来何去何从产生担忧。阿迪达斯的战略调整源于长期实施的“轻资产战略”。从国家政策到原料成本再到劳动力成本,他们感受到中国制造未必能再像过去那样“价廉物美”,轻资产战略则让其有资本“全身而退”。“旧的鸟儿飞走了,新的鸟儿在哪里?这涉及上万人的就业问题。”有专家描绘出了迫在眉睫的危机。
客户更改“代工”策略
“阿迪达斯是我们的客户。”广东万邦鞋业公司新闻发言人郭炜文向记者简单明了地阐述了双方的关系。万邦是阿迪达斯在中国最大的代工厂之一,由台商投资,所生产的产品全部是阿迪达斯所下订单,目前员工近2万人。
郭炜文向记者表示,阿迪达斯的采购策略的确在根据企业情况进行调整。据了解目前阿迪达斯在万邦的订单并没有减少,业务保持稳定。“面对目前国内的成本状况,阿迪达斯对我们的采购价格也有相应地调高。”不过郭炜文不愿意透露调高的幅度达到了多少。仅表示公司业务没有问题。不过她同时也表现出担忧,如果中国制造成本问题依然保持现在的状态,未来并不乐观。
此前广东鞋业商会副秘书长杨叶林曾向记者表示,综合各类因素,国内鞋业出口要提价20%-35%才能维持盈利。
在中国轻工工艺品进出口商会鞋类分会秘书长王颖看来,阿迪达斯生产重心外移源于企业无法回避的逐利本性,否则中国的代工模式也不会出现。如今,不单是在珠三角,很多地方的生产成本都在提高,国外主要消费市场需求又有所下降,品牌商们寻求向成本更低廉的地方转移也属必然。从代工厂的角度看,品牌商的这种转移显然给他们带来了很大生存压力,这一点在全国各地都有所反映。
谁来为失业买单?
阿迪达斯的“轻资产战略”,与代工厂只保持着合作的关系。在商言商,将采购落到亚洲其他制造成本更低的国家似乎无可厚非。
“人人都倡导产业升级,但关键在于,这些工厂涉及上万人的就业问题,旧的鸟儿飞走了,新的鸟儿在哪里?”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科研处处长、区域经济研究专家丁力对于像阿迪达斯这类企业“飞走后”,代工厂困境背后的问题更为担忧。
在他看来,广东还谈不上制造业升级,先要完成从组装业升级到制造业,然后才是品牌化、创造力。
“我们不能否定招商引资政策在当年的合理性和经济社会贡献,也不应该情绪化地指责企业过河拆桥。”丁力认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同样可以集聚优势力量,关键是政府调控要分步骤有计划。
8月1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出的《关于调整纺织品服装等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的通知》指出,从2008年8月1日起,将部分纺织品、服装的出口退税率由11%提高到13%.
纺织服装业感激涕零。遥望“兄弟”产业解得燃眉之急,制鞋业也在等待出口退税。随着国家商务部的大规模调研,珠三角不少出口外贸型制鞋企业焦急地等待着。任何一种降低成本的有效手段都有助于留住自己身边实施“轻资产战略”的客户。
中国成本优势亮红灯
广东万邦鞋业隶属万邦集团,据了解,万邦集团已经在印度建立了制鞋厂。“现在越南、印度这些地区的制鞋业配套正日趋完善。”郭炜文表示,据她了解许多已通过阿迪达斯认证的配套企业已经开始进驻这些地区。虽然刚刚起步,但从目前的情况看,这些地区的运作成本已经优于中国了。
“目前国内的政策调整、劳动法、人民币升值等问题都带来了成本压力。”郭炜文表示万邦的希望只是企业本身的,关键还是要看客户怎样调整。
实施“轻资产战略”的企业难以被“约束”;汇率的波动又使得整个局面变得混乱。目前与之相关的代工和配套企业似乎只能由政府来“搭救”。
“目前也有相对较好的情况。”王颖指出,广东、福建一带部分曾为外资品牌做代工的鞋厂,由于在生产工艺和管理流程上有保障,已被国内知名品牌如李宁、安踏等看中,转而成为他们的代工厂。虽然李宁、安踏等为了扩大生产规模和销售网络采取的也是类似的“轻资产模式”,但其产品主要用于内销,国内生产还是有成本优势,市场情况相对较好。
■业界观察
20%企业计划将工厂移师别国
上海美国商会联合博思艾伦咨询公司,最近发布一份名为《2007-2008年中国制造业竞争力》的报告。该报告在对
66家制造企业(多数为外企)进行调查后发现,近乎20%的企业计划将其工厂移师别国。按照排名先后,这些国家分别是印度、越南、泰国、马来西亚和巴西,离开中国的原因是成本上升及人民币升值。“当然,83%的企业,也就是绝大多数企业没有任何要离开中国的计划,”博思艾伦咨询公司大中华区副总裁何德高说,“这些企业依然看好中国,但是让人感到忧心的是,有17%的公司已经制订了关于将工厂迁移至其他邻近国家的具体计划。”摘自《沃顿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