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网首页 | 搜索 | 产品 | 企业 | 供应 | 求购 | 人才 | 论坛
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新闻订阅  我要投稿
纺织资讯
您的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首页 > 正文
【收藏到商务室】

飞针走线 缝补无痕 “缝补女王”开门收徒


http://www.texnet.com.cn  2008-08-08 08:08:50  来源:四川在线-天府早报 收藏
生意社8月8日讯   无论什么衣服破了,只要到她手里,就补得让人看不出任何破绽;她一生缝过不下10万件衣服,很多人从重庆云南慕名前来请她缝补;她,就是著名的“成都缝衣女王”李玉 兰。昨(7)日,为了让自己的绝活能代代相传,李玉 兰决定开门收徒。
  绝活·

  缝补痕迹消失无踪

  飞针走线 功夫很高


  李玉 兰今年44岁,认识她的人都尊称她李阿姨。她上班的地方在双楠人人乐超市旁边的一个2米多宽的巷子口。“是不是很难找嘛,一般人很少注意。”

  李玉 兰说,她家住金花镇,每天早上准时来上班,傍晚坐车回家,不管刮风下雨,从不间断。她一边说,一边拿出一根针,从一件男士POLO衫的布料边隔一段距离用针尾一挑,轻轻一抽,一根半米长的衣服布料原线就出现在她手中。她将头微微后仰,眯着眼睛看着手中的针线,找出需要缝补的地方,熟练地将针在破口边上穿来穿去。“精细缝补跟普通的缝补不一样,它需要了解布料的线的排列和构造,每一针都要按照布料的纹理来下针。”说话间,她又拿出了一根弯针,在刚缝的线里穿行。不到10分钟,缝补完成。她拿着剪刀轻轻剪掉线头,把衣服递过来,记者仔细寻找,刚才缝补的痕迹竟然消失得无影无踪。

  机遇·

  外地客让她“走红”


  补破如新 不可思议

  李玉 兰说,她6岁的时候便学会了缝补。“那时,外婆在家织布,我就站在旁边看。长大后,因为家庭条件有限,买不起新毛衣,看见邻家姑娘买了漂亮毛衣,我就借回家,一针一线摸索着学。中学毕业后,靠着手上的技术,我顺利进入一家纺织厂工作。后来又干脆辞去工作,去新疆开缝纫店,这一开,就是20年。”

  3年前,她将自己的店转让出去,回到双楠重新开起了缝衣店。“刚开始没有名气,坐一整天也没有生意。”李玉 兰说,自从一个来自乐山的年轻小伙到店里缝衣服后,她的名气开始“升温”。“那是2006年,一位小伙子价值400多元的衣服被自行车刮破了,因为从乐山赶到成都参加朋友的婚礼,身上没有带多余的钱,只好四处找缝纫店。我很快就把小伙子的衣服补得跟新的一样。小伙子惊讶之余,付了我30元手工费。周围邻居见状,觉得不可思议,也拿件破衣服过来请我补,结果同样惊讶而归。”

累了·

  找个徒弟承接衣钵

  太婆打擂 败下阵来


  从此,她开始“走红”,无论什么布料、什么样式、什么档次,她都能让其“起死回生”。附近一些群众和酒店闻讯纷纷来找她,重庆、宜宾、甚至云南河口的人都慕名而来。一位郫县的太婆缝了几十年衣服,听说后不服,决定找她“打擂”,一番比试下来,大家认为太婆虽然缝得好,但只是“缝”;而李玉 兰就在衣服上取材,缝好后并无痕迹,已成了“制”。从此,“缝衣女王”的名声远播。

  找的人多了,李玉 兰也有些力不从心。无奈,她只有一个人坚持。“我一个人,年纪大了,不做又心不甘,放弃吧,心里很难受。”李玉 兰说,“只好找个徒弟继承自己的衣钵。我缝衣服少则几十元,多则上百元,价格远高于一般的缝纫价格,一月下来收入也不低。”李玉 兰十分希望有人能把她的手艺学到,让她能安心“归隐”。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出处“中国纺织网”
编辑:芦苇
贸易行情论坛】 【打印】 【关闭】 【我要收藏
文章关键词: 缝纫 
「相关报道」
更多精彩行业动态
进入行业动态>>


华兴纱管
免责声明:浙江网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对中国纺织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浙江网
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站内支持:关于我们 - 服务项目 - 法律声明 - 意见反馈 - 企业邮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纺织数据库 - 快速产品通道 - 外贸助手
兄弟站点:生意宝 - 国贸通 - 中国化工网 - 全球化工网 - 医药网 - 中国服装网 - 机械专家网 - 中国农业网 - 中国蔬菜网 - 浙江都市网 - 中国红娘网 - 南阳商务网
糖酒招商网 - 中国卫浴网 - 中国粮油网 - Global Buyers & Suppliers - ChinaChemNet

中国纺织网 版权所有 1997-2014 浙ICP证:浙B2-20080131
服务热线:0571-88228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