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兴圆梦中国“莱卡”
生意社8月8日讯 如何利用现有资质,找到一条具有高附加值的差异化发展路线,是山东华兴集团董事长胡广敏这几年一直思索的问题,也是他选择创立华兴海慈新材料有限公司的初衷。
华兴集团是一家拥有20万纱锭的棉纺企业,也曾经不断更新设备、扩大产能。但是,在华兴达到具有20万纱锭规模、纺60支精梳纱能力之后,胡广敏想的是如何用更行之有效的方法,提升华兴的企业竞争力。
胡广敏算过,在原有基础上改造5万锭设备的花费相当于新建一个纺纱车间,而新建一个纺纱车间所获得的利润回报,也刚好抵去所花费的时间与资金投入,还是不能领先市场。况且,近几年,纺织业面临诸多困难,同质化竞争没有出路。
胡广敏仍然从企业自身的强项入手,对传统产业实施升级。几年前,华兴与青岛大学纺织服装学院有着很多合作项目,从校企合作中,他认定了一条走产学研结合的差异化发展路线。经过筛选项目,胡广敏最终选择了海斯摩尔新型纤维项目,华美从基础产业一步跨入了高新技术领域,而且是采取全方位的品牌化运作模式。
海斯摩尔是经湿法纺丝工艺制成的一种甲壳素纤维,适用于许多产业领域。尽管甲壳素纤维在国内并不陌生,但是海斯摩尔纤维与其它同类纤维的生产工艺有所不同,纤维本身可以产生天然抑菌效果。正是由于这种纤维具有柔软舒适、透气排湿、抑菌抗菌等良好的服用性能,海慈公司从一开始就赋予它“海斯摩尔”的商品名称,意欲打造时尚健康新概念。
胡广敏认为,国内并不乏功能性纤维的研发,只是很多功能性纤维的研发并没有真正走向市场终端面向消费者。“莱卡”也是一种氨纶纤维,但是有了美国英威达公司的品牌化运作和多元化服务,就提升了它的价值。如今“我有莱卡”等同于产品品质的判断基本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这就是海斯摩尔的目标。
海慈公司为海斯摩尔纤维设计了独特的产品吊牌,并将启动系统的产业化运营,生产纤维、生产纱线,生产内衣成品,从三种渠道推广海斯摩尔品牌。
胡广敏告诉记者:“我们经营海慈公司,支撑的是技术,引领的是品牌。”因此,胡广敏和他的专业化团队先从品牌推广做起。在3月底结束的北京CHIC中,海慈员工带着准备好的产品资料逛展览会,许多内衣企业对这种新材料都很感兴趣。
据介绍,海慈还将启动另外一个内衣品牌,很好地使用海斯摩尔纤维及吊牌,通过内衣品牌的营销,带动纤维及纱线的销售以及拓展应用渠道。胡广敏对记者说,公司的目的是打造中国市场的“莱卡”。这个目的并不虚化,海慈已经在基础内衣、保暖内衣和家纺用品三类产品中各自选择了一家战略合作伙伴,预计下半年将联合推出适用海斯摩尔纤维、悬挂海斯摩尔吊牌的纺织品。
胡广敏并不急于求成,他说他打算利用3年时间创造5亿元价值,使海慈公司初具规模。因为他心里有着小算盘:目前,40支精梳棉纱的市场售价仅为2.5万元/吨左右,而加入10%的海斯摩尔纤维,纺出的40支纱线的市场价格就达到10万元/吨以上,利润空间巨大。所以,现阶段,海慈需要凭借新型纤维的高附加值效应,首先做强自身实力。
采访中,胡广敏提到了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刘永好发展饲料加工采用双百工程的经验,我就可以借鉴———不求多,单求精。发展到一定程度,自己只须做示范性工厂,对市场起到正确的引导作用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