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鞋企并不糟 “纷纷倒闭”传言不实
生意社8月8日讯 “温州20%企业停工和半停工”!真的吗?本报赴温州明察暗访后发现—— 一个“温州20%企业停工和半停工”的传言,引起了全国的议论和关注。问题真有这么严重吗?我们日前亲赴浙江温州探明真相,惊奇地发现,问题被夸大了,温州经济状况仍算正常,“温州模式”仍在显示强大生命力。
温州经贸委中小企业处:停工、半停工及倒闭中小企合计8.1%
针对传闻,温州市经贸委中小企业处处长黄寿君澄清,外界所谓的“温企倒了”、20%企业停工和半停工等说法是不准确和片面的。“近年来,在原材料和劳动力价格大幅上涨,资金和出口环境趋紧的大背景下,企业生产经营的压力增大,特别是中小企业的生存压力确实明显增加,新一轮的行业洗牌现象明显。但是,由此判断20%的中小企业停工和半停工是言过其实的。”
黄寿君透露了7月初,该处对全市31个工业强镇和开发区的15521家中小企业进行调查。调查发现,仅有1009家停工和半停工,另外,倒闭企业250家,合计1259家,仅占调查企业数的8.1%。
同时,根据行业协会反映,温州市制鞋企业最近两年来,虽然每年淘汰100多家小企业,但全行业的产值还是稳步上升的。今年一季度,全市鞋类产品的内销和出口同比增长10%以上;另外,服装行业现有企业2500多家,目前行业订单数确实有所减少,但真正停工企业不足1%。
黄寿君还特别评论了全市紧固件行业的情况。他说,这个行业家庭作坊式的小企业较多,由于城市建设和环境污染整治,3年来近1000家企业消失,大部分企业都被整合到规模较大的企业中去了,还有部分迁至江苏省其他各地。在整合过程中企业数在减少,但整个市场的产值却在增加。市场经济的特点就是灵活多变,企业的发展也是一个变化的过程,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国家一系列政策调整,企业必然要关闭掉一些高耗能、低产出的项目,把产业链进行相关的整合重组,把资金投入到高产出、低耗能的项目中,该过程中会有一些中小企业关闭。这是一个良性的过程,对整个经济市场的发展有推进和优化作用。
瑞安安固集团:现在公司的优势又回来了
温州瑞安安固集团有限公司,一家专业生产电机换向器(整流子)的企业,年产换向器1.2亿只,用于电动工具电机、汽车、摩托车电机及其他电机产品,年产值3亿元,有员工1400多人。产品除销往内地几十个省市外,70%出口美国、欧洲、东南亚各国及香港、台湾地区。然而,去年开始,随着原材料铜价格上涨、美元贬值等因素,公司也面临困境,失去了竞争优势。但是,他们及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集团内的中小企业进行整合提升,从原先的70几家整合到现在的50家。现在,公司的优势又回来了。
“在生产方面我们努力调动员工的积极性,留住相关的技术人才;坚持品牌意识,做到诚信至上,严格把关产品质量,加强行业内外合作的交流沟通;推广精益生产线,更新生产设备和管理方式,以降低劳动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开发新产品,始终坚持在产品技术和制造上做到创新和领先。早在5年前,我们就开始研究和开发新产品,并从哈尔滨工业大学了解到用碳取代原材料铜生产的技术,将在8月进行测试和安装,预计年底投入生产。”针对目前的现状,公司陈总向我们阐述了安固作出的相应的改变和措施。
瑞安经贸委:与其说倒闭,不如说是整合
“市场的竞争力日趋加大,企业经营的压力增大,特别是中小企业尤为严重,企业之间的整合提升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环保等政策力度的加大,不能简单地说企业倒闭了,而是有些不符合政策的企业被合并了,这样才能成为经济社会的常青树。”瑞安市经贸委夏科长强调。瑞安是温州市辖下的一个县级市。
我们了解到,相关的领导、经济学家和业内人士也对温州现有的经济发展状况及其趋势持肯定和乐观看法。浙江省委常委李强近日首次公开回应:目前温州经济总体处于为新一轮发展蓄势,即将跨越新门槛的节点。
曾任温州市体改委主任的温州经济研究专家马津龙说:“温州经济滑坡并不像人们传说的那么严重。目前面临的是全球性经济衰退条件下的危机和挑战,并非温州的个别现象,也不见得是温州最严重。”
所谓的温州大量小企业的关门传言,不仅夸大了事实,即使有一些倒闭,不少也其实属于各个企业主之间的资源整合。如果以市场经济眼光来看,仍属正常现象。马津龙从当前的情况延伸到对“温州模式”的思考。他说,“温州模式”是在一穷二白中诞生和成长起来的,发展到今天,“温州模式”及民营经济的局限性正在逐渐显露出来,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新的历史时期,“温州模式”及民营经济既要继承好的传统,更要创新和提升。由于今年的原材料大幅上涨以及劳动力成本增加,对于已经处于困境的劳动力密集型企业来说,无疑这些因素是致命的。“温州模式”要发展,必须突破三大障碍:一是要调整和提升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二是要创新企业制度。三是要善于利用资本市场,实行资本经营。现在这些企业的关门倒闭其实是一种资源的优化,相当于为“温州模式”的第二次飞跃作铺垫。“因此,对于这种现象我们并不用非常担心,在渡过了这个时间段后,相信‘温州模式’会更加强大,更加符合市场导向。”
温州市委市政府:“政企联动、攻坚克难”
从今年5月开始,温州市市委、市政府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以“政企联动、攻坚克难”为主题的企业服务年活动,市长亲任领导小组组长,组员来自各职能部门。为企业减压减负,做好工业经济转型提升方面的服务,着力突破一批行业共性难题,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落实涉工政策,努力在全市范围内形成“合力扶工、创新强工”的良好氛围。温州市政府仍然实践着政企一体的传统精神。
温州市经贸委副主任游聚森说:“我觉得大家需要用更广阔的眼光看问题,温州经济,根本上是温州人的经济。温州人走到天南海北,走到国外,是把温州经济的触角伸得更广更深。就温州人的经济来说,不少人早已打破行政区划的限制,而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发展。这种在资源和要素上的全国乃至全球整合的做法,正是适应全球化的选择。”
温州经济发展正处在一个新的十字路口,虽然存在着发展中的问题,但决不像外界所说的“温州经济衰落”、“温州模式正日暮途穷”。“温州模式”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模式,它会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不断创新和发展。现在,我国改革开放正进入一个全新时期,各地的新经验层出不穷,温州也提出了要学全国的口号。这表明,温州已经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如对外开放层次和水平还较低,产业结构和技术水平不高,政府服务质量和投资软环境差等,从而增加了进一步改革的新动力和压力。何况,温州拥有丰富而较为特殊的人力资本,又有大量的货币资本积累;温州的各级地方政府也在转变认识观念,以提高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搞好软硬环境建设,力图在温州未来的发展中有更大的作为。
这座地处浙南沿海的名城,常住人口达700万,外来务工人员有300余万。它有着久远的经商传统,不乏敢为人先的创业精神,从上世纪70年代末,“温州模式”形成开始,温州就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神话。这一次,外有次贷危机,内有宏观紧缩、结构调整,温州企业、温州经济、“温州模式”将亮出一份怎样的成绩单?当我们悄悄离开这座不夜城时,内心充满了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