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优势探索出致富新路 琼中成功试水桑蚕业
琼中竹朗村,从第一个“吃螃蟹”的村庄,发展到如今靠“螃蟹”致富,而这一切绝非偶然与机遇。立足于中部地区发展特色农业,准确定位,先试点、后推广等一系列有效保障措施,才使种桑养蚕走上正轨。
走上正轨后,琼中抓住“东桑西移”的战略,为做大琼中桑蚕业做好准备。
从试点走向成功
几十年来,种桑养蚕在海南岛一直不被人们看好。2006年,一位广东客商走进了琼中湾岭镇,找到当时的镇委书记王哲彪,说要在琼中发展养蚕业。
乍一听,王哲彪吓了一跳,在琼中发展养蚕业,从来没有听说过。但听了客商的仔细分析和介绍后,王哲彪对这个产业渐渐了解。
王哲彪说:“全县各个乡镇都渐渐形成了自己的产业,种植绿橙、灵芝、兰花,养蜂、养山鸡,如果种桑养蚕能成功,将成为琼中另一特色产业。”
广东客商的“游说”一直在他的脑海里翻转,随后他把这一想法报告给县政府,县里意见:大胆尝试,先试点,后推广。
试点就选在竹朗村,村民除了水稻几乎没有其他收入,试点成功将具有很大说服力。
但水田里种桑树,农民难以接受,为了说服群众,王哲彪带着农民去广东湛江考察,这些从未出过大山的农民第一次走出海南,看到的情况让他们兴奋不已:湛江的养蚕村,村民靠着养蚕盖上了楼房,买上了汽车。
回来后,村民开始心动,王哲彪更是信心大增:试,一定要试。
没有资金,村民求助小额贷款。5户联保,每户可贷2万元发展桑蚕。
王哲彪又开始犯愁,万一失败,贷款怎么还?此时,县委书记董宪曾的一句话让他吃了定心丸:大胆试,别怕失败,万一失败,贷款县里想办法承担。
一句话,催生了农民的干劲。种植桑树,收拾蚕房,一时间,养蚕在竹朗村全面铺开。一年后,村民还款率达到了百分之百,桑蚕业在竹朗村试点宣告成功。
从调研走向推广
试点成功,给了所有人以信心。桑蚕会不会成为琼中另一个特色农业,县里领导开始考虑。
以前海南有过种桑养蚕的实践,但无一成功,推广是不是存在风险?
县里开始多方调研,总结海南之前养蚕失败经验。一是品种没有选对,蚕的品种到海南不适应;二是桑树品种没有选对,到海南不适合生长;三是没有找到相应市场,使得产品无法出售。
总结了经验,琼中县委县政府开始从这些方面去进一步调研。
县委书记董宪曾先后带着相关部门到国家商务部、农业部向相关领导咨询和了解国家对桑蚕养殖的扶持政策,到浙江、广东和广西等桑蚕养殖基地和企业考察。
通过调查了解到,桑蚕产业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好产业,2004年12月,苏州大学博士生导师李栋高教授寄呈广东省委《广东“茧丝绸·纺织服装”业核心竞争力优势的分析与利用》报告中,指出广东、广西、海南具有我国典型亚热带农业特点,发展蚕桑产业与中国其他任何种桑养蚕地区相比,具有无可比拟的资源优势,建议组建广东、广西、海南为主的蚕丝纤维生产基地。
国家商务部于2006年正式启动“东桑西移”工程,出台了多项保障措施,对桑园、养蚕大棚、小蚕共育室、蚕种场等项目给予资金补贴。广西把握了“东桑西移”发展机遇,利用几年时间,发展成为全国桑园面积最大、产茧最多的生产基地。
同时,考察团到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所考察学习,在桑蚕种养技术、桑蚕产品加工、延长桑蚕产业链等方面寻求合作。
考察回来之后,桑蚕业以星火燎原之势在全县迅速发展。
从零星走向产业化
桑蚕业在琼中迅速开展,这时,广东省丝绸集团和浙江中达集团两家丝绸公司上层领导频频光顾琼中,与琼中洽谈桑蚕产业加工事宜。
通过洽谈得知:桑蚕产业链条包含蚕苗、种养、鲜茧烘干、缫丝及今后的丝绸面料、服装生产。桑蚕产业链,是最有可能形成内源型的产业项目,能有效提升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解决城市就业困难,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看准这些,琼中开始从产业链前端做起,努力扩大种养规模,同时引进广东省丝绸(集团)公司落户琼中产业园,将于2009年上半年投资2000万建成年生产蚕种30万张的蚕种场,2009年底前,由浙江中达集团投资8000万元建成年加工1000吨蚕茧的缫丝厂。
从一个试点走向推广,让琼中农民看到了出路与希望,县里更是看好前景。
常务副县长许教春介绍前景时说:“按目前发展,全县桑蚕产业达到5万亩后,每年可产鲜茧1.5万吨产值3亿元,缫丝加工产值3.5亿元,增值税2300万元,可解决17500农户35000个劳动力的出路问题,经营服务及缫丝工就业2500人。将低坡地、水稻田改种桑蚕产业,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可比调整前增加1500元以上。”
琼中竹朗村,从第一个“吃螃蟹”的村庄,发展到如今靠“螃蟹”致富,而这一切绝非偶然与机遇。立足于中部地区发展特色农业,准确定位,先试点、后推广等一系列有效保障措施,才使种桑养蚕走上正轨。
几十年来,种桑养蚕在海南岛一直不被人们看好。2006年,一位广东客商走进了琼中湾岭镇,找到当时的镇委书记王哲彪,说要在琼中发展养蚕业。
乍一听,王哲彪吓了一跳,在琼中发展养蚕业,从来没有听说过。但听了客商的仔细分析和介绍后,王哲彪对这个产业渐渐了解。
王哲彪说:“全县各个乡镇都渐渐形成了自己的产业,种植绿橙、灵芝、兰花,养蜂、养山鸡,如果种桑养蚕能成功,将成为琼中另一特色产业。”
广东客商的“游说”一直在他的脑海里翻转,随后他把这一想法报告给县政府,县里意见:大胆尝试,先试点,后推广。
试点就选在竹朗村,村民除了水稻几乎没有其他收入,试点成功将具有很大说服力。
但水田里种桑树,农民难以接受,为了说服群众,王哲彪带着农民去广东湛江考察,这些从未出过大山的农民第一次走出海南,看到的情况让他们兴奋不已:湛江的养蚕村,村民靠着养蚕盖上了楼房,买上了汽车。
王哲彪又开始犯愁,万一失败,贷款怎么还?此时,县委书记董宪曾的一句话让他吃了定心丸:大胆试,别怕失败,万一失败,贷款县里想办法承担。
一句话,催生了农民的干劲。种植桑树,收拾蚕房,一时间,养蚕在竹朗村全面铺开。一年后,村民还款率达到了百分之百,桑蚕业在竹朗村试点宣告成功。
试点成功,给了所有人以信心。桑蚕会不会成为琼中另一个特色农业,县里领导开始考虑。
县里开始多方调研,总结海南之前养蚕失败经验。一是品种没有选对,蚕的品种到海南不适应;二是桑树品种没有选对,到海南不适合生长;三是没有找到相应市场,使得产品无法出售。
县委书记董宪曾先后带着相关部门到国家商务部、农业部向相关领导咨询和了解国家对桑蚕养殖的扶持政策,到浙江、广东和广西等桑蚕养殖基地和企业考察。
通过调查了解到,桑蚕产业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好产业,2004年12月,苏州大学博士生导师李栋高教授寄呈广东省委《广东“茧丝绸·纺织服装”业核心竞争力优势的分析与利用》报告中,指出广东、广西、海南具有我国典型亚热带农业特点,发展蚕桑产业与中国其他任何种桑养蚕地区相比,具有无可比拟的资源优势,建议组建广东、广西、海南为主的蚕丝纤维生产基地。
国家商务部于2006年正式启动“东桑西移”工程,出台了多项保障措施,对桑园、养蚕大棚、小蚕共育室、蚕种场等项目给予资金补贴。广西把握了“东桑西移”发展机遇,利用几年时间,发展成为全国桑园面积最大、产茧最多的生产基地。
同时,考察团到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所考察学习,在桑蚕种养技术、桑蚕产品加工、延长桑蚕产业链等方面寻求合作。
桑蚕业在琼中迅速开展,这时,广东省丝绸集团和浙江中达集团两家丝绸公司上层领导频频光顾琼中,与琼中洽谈桑蚕产业加工事宜。
通过洽谈得知:桑蚕产业链条包含蚕苗、种养、鲜茧烘干、缫丝及今后的丝绸面料、服装生产。桑蚕产业链,是最有可能形成内源型的产业项目,能有效提升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解决城市就业困难,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看准这些,琼中开始从产业链前端做起,努力扩大种养规模,同时引进广东省丝绸(集团)公司落户琼中产业园,将于2009年上半年投资2000万建成年生产蚕种30万张的蚕种场,2009年底前,由浙江中达集团投资8000万元建成年加工1000吨蚕茧的缫丝厂。
常务副县长许教春介绍前景时说:“按目前发展,全县桑蚕产业达到5万亩后,每年可产鲜茧1.5万吨产值3亿元,缫丝加工产值3.5亿元,增值税2300万元,可解决17500农户35000个劳动力的出路问题,经营服务及缫丝工就业2500人。将低坡地、水稻田改种桑蚕产业,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可比调整前增加1500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