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小企业解困 财政扶持政策进场
生意社8月10日讯 在中小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之时,政府及时出台政策予以扶持非常必要,调整出口退税率等灵活的财政政策措施,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可能更加立竿见影。
年初以来,受需求与成本巨大变化影响,“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先是韩资以及港资、台资等劳动密集型低端加工企业大量撤离或关闭,后是本土从事加工贸易中小企业也面临同样的经营困境。
虽然说,市场经济环境下,优胜劣汰是法则,而且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进入或退出市场应当说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但是统计数字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有6.7万家中小企业倒闭,尽管这个数字被学界认为尚在正常范围内,但毕竟中小企业关乎就业,关乎经济增长。中国经济增长65%以上由民营经济贡献,而民营经济的主体是中小企业。如此重要的经济主体,得不到很好的发展,就业这一“民生之本”必然会受到冲击,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必然受到影响。
原材料、劳动力、汇率……这些大家共知的因素,让企业不得不在各个生产环节中,尽量去消化增加的成本,但收效甚微。特别是随着外贸环境的日益严峻,民营中小企业由于生产规模小,成本上涨消化能力弱,加之出口订单下滑,导致逐步退出外贸领域。记者在浙江采访得到的数据显示,温州出口打火机生产企业开工数仅有50%。海关数据显示,今年前5月,我国出口鞋的企业数量在去年同期9856家基础上减少了1719家,其中内资企业减少的数量多达1622家。
中小企业经营难,难在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出口退税下调、人民币升值等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之下,寻求解决之策成为各方当务之急。整个炎热的7月,中央政治局常委们密集地赶赴沿海省市,实地调研中小企业存在的问题。随后,中央就下半年宏观经济工作作了新的部署和安排,特别提到了“要支持中小企业解决生产经营困难”。
专家指出,在中小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之时,政府及时出台政策予以扶持非常必要,调整出口退税率等灵活的财政政策措施,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可能更加立竿见影。于是,国家税务总局宣布,从8月1日起部分纺织品、服装的出口退税率由11%提高到13%。这是我国自2006年推出下调企业出口退税率外贸政策以来的首次回调,也是财税政策维稳的重要一步。
对于当前步履蹒跚的中小外贸出口纺织企业而言,本月开始的出口退税率回调无疑是重大利好。按去年全年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1847亿美元估算,退税将使纺织业利润年增百亿元以上。
业内人士指出,此次出口退税率的上调,能有效遏制行业亏损面的进一步扩大,很大程度上将缓解出口依存度较高的中小纺织服装企业的生存压力。与此同时,值得注意的是,这次财税优惠政策是在“区别对待”的条件下兑现的承诺。首先,不是大面积提高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退税,像制鞋制革、家具、玩具等不在优惠之列。其次,在上调部分纺织品、服装的出口退税率同时,取消了部分农药等产品出口退税,基本上遵循和坚定了有保有压、提升产业升级的思路。业内专家分析说,在目前外贸运行遇到困难的时候,财政政策并非一味全保,而是利用这个时机,实行区别政策,加速转变外贸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实在是明智之举。
然而,让人忧心的是,由于我国纺织服装缺乏品牌,附加值低,导致出口缺乏自主定价权。提高出口退税率,国外购货商将趁机压价,最终有可能使企业上调出口退税获取的利润被国外购货商侵占。因此,调整出口退税政策从稍长的时间段来看可能收效有限,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才是纺织服装行业恢复景气的最终出路。
除此以外,业内专家认为,财政政策还可以在其他几个方面发挥作用,比如可以通过财政出资设立信用风险担保基金,通过信用风险担保基金,支持担保机构为中小型企业担保。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副部长隆国强说,一些结构性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可以尝试,如加大对创新的支持、减免一些税收、提高税收起征点等。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课题组的《2008年三季度经济预测及调控对策建议》认为,下半年,随着经济降温,需求拉动型价格上涨压力将有所减缓,但成本推动型价格上涨压力仍然较大,能源价格的必要调整也构成新的压力。建议各级政府通过清理行政性收费与增加补贴的办法,减缓企业成本上升对价格上涨的推动力量。降低收费公路通行费收费标准,减轻运输企业成本压力。对通过技术创新、设备更新降低成本的企业可考虑加大税收减免或抵扣的政策支持力度。尽快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企业增值税改革。
从第二届广东中小企业经济论坛上传来的信息显示,国家将在财政能够承受的范围内积极为中小企业提供必要援助。在税收方面,现在正研究对符合产业发展需求的小型微利工业企业所得税起征门槛提高,逐步建立一个符合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税收机制,探索按照中小企业对财政税收贡献率大小逐年增加配套优惠的税收制度。
无论如何,解决中小企业经营难的问题,不仅一直受到关注,而且显然有了结果。出口退税政策及时调整只是财政政策援手中小企业走出困境的“第一招”,相信随着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各项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政策的不断出台,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不仅会迈过目前这道“坎”,而且将迎来新的发展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