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网首页 | 搜索 | 产品 | 企业 | 供应 | 求购 | 人才 | 论坛
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新闻订阅  我要投稿
纺织资讯
您的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首页 > 正文
【收藏到商务室】

浙江经济“两极分化” 刘易斯拐点初现


http://www.texnet.com.cn  2008-08-11 09:21:24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收藏

  要利用国际环境变化和宏观调控形成的“倒逼机制”,大力推动结构调整、节能减排,增强持续发展能力

   上半年,浙江经济增速为11.4%,尽管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一个百分点,但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了3.3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出口 交货值和企业利润增幅、企业家信心指数、企业景气指数等均出现了明显的回落。

   “‘两极分化’是今年浙江经济的一大特点。靠低劳动成本支撑、以低层次产品为主的企业,日子越来越难过是必然的。”浙江发展和改革研究所所长卓勇良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述了这样的观点。

  两极分化

   资金短缺、成本上升、汇率波动等因素是年初以来浙江企业反映最多的困难。记者最近从浙江省经贸委、浙江省中小企业局、杭州市发改委等政府部门获得的多份调研材料,均提到了上述问题。

   但在采访中,记者也听到了不同的观点。

   “资金其实是不缺的,关键要看有没有好项目。”杭州某投资机构负责人唐女士这样告诉记者,“我们也在发愁,因为资金闲置是一种损失。”

   唐女士的观点或许可以印证浙江省省长吕祖善对浙江经济回落原因的判断:“是国际国内发展环境变化和我省经济素质性、结构性矛盾叠加的结果。”

   而这种“素质性、结构性矛盾”,在卓勇良看来,则正是产业结构调整不够主动的后果。他和助手们研究了浙江12个劳动密集型传统行业的变化情况后发现:2007年这些行业占浙江经济的比重是28.5%,尽管比2000年下降了7.6个百分点,但仍明显高于全国19.9%的比重。

   “正是这些行业出现了较严重的困难,从而累及整个浙江经济。”卓勇良说,“全省制造业34个行业中,利润增长高于全省平均值14.1%的有20个行业,其中电子、交通运输设备、电气、通用设备等行业表现很不错。但纺织服装、皮毛、化纤等行业是利润下滑的‘大户’。这是一种典型的‘两极分化’。”

  刘易斯拐点

   农村剩余劳动力从无限供给转变到短缺,劳动力的廉价优势、人口红利等开始消失,这种现象被称为刘易斯拐点。

   低成本曾经是浙江不少传统产业的竞争“利器”。“8毛钱一双袜子居然还有利润赚,我作为经济学家实在想像不出来。”樊纲曾这样坦率地表述自己的惊讶。

   而这种低成本,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低廉的劳动力成本。8月2日,在一个小型聚会上,记者听到一位企业家和央行上海总部一位官员的对话。

   企业家:“新《劳动合同法》给企业带来的压力很大,成本明显增加了。”

   官员:“过去的低成本靠的是不缴‘社保’。其实这是企业应该承担的合理成本。”

   从浙江省中小企业局的一份调查报告看,企业家的感受确有其客观性。该调查报告举了台州一家劳动密集型企业的例子:员工总数一万多人,若实现“五金”全覆盖,需增加费用1400多万元,加上提高工资水平需400多万元,累积用工成本增加1800万元,占该企业全年利润的27%。

   浙江省统计局一项调查发现,自2003年以来,浙江外来人口的增幅呈持续下降趋势:2003年至2007年分别为35.0%、24.8%、20.2%、12.9%和15.8%。

   有分析人士指出,外来人口增幅下降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廉价劳动力优势逐渐消失是大势所趋,浙江经济的“刘易斯拐点”已经到来。

  倒逼机制

   “浙江已进入经济调整转型的关键时期、攻坚时期和阵痛时期。要利用国际环境变化和宏观调控形成的‘倒逼机制’,大力推动结构调整、自主创新、节能减排,努力增强持续发展能力。”近期,吕祖善多次表述了类似观点。

   传化集团总裁应天根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宏观调控无疑有助于促使企业更理性地思考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短缺经济时代机会很多,很多企业的发家秘诀其实就是‘勇气’加‘运气’。而现在则要靠智慧,靠创新。”应天根这样说。

   万事利集团总裁李建华告诉记者,万事利近五年来就一直在进行调整,已经连续“砍”掉了8家不符合集团发展战略的传统型纺织企业。

   他说:“卖掉这些企业的时候,它们还是盈利的。当时董事会也有一定的争议。但现在大家都明白,这些调整是必要的。”

   卓勇良表示,部分盲目扩张产能的行业,遭遇的困境其实是自己造成的,这些企业必须自己来承担责任。但他也建议,对于中小企业,尤其是有发展前景的企业,政府采取包括融资、税收等方面的扶持措施是必要的。

   浙江省中小企业局也提出了类似的观点:中小企业是弱势群体,基础差、底子薄,抗风险能力弱。为减少阵痛,避免经济发展出现大的回落,需适当把握宏观调控的力度和节奏,给中小企业一个缓冲期。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出处“中国纺织网”
编辑:芦苇
贸易行情论坛】 【打印】 【关闭】 【我要收藏
文章关键词: 宏观经济 
「相关报道」
更多精彩行业动态
进入行业动态>>


华兴纱管
免责声明:浙江网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对中国纺织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浙江网
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站内支持:关于我们 - 服务项目 - 法律声明 - 意见反馈 - 企业邮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纺织数据库 - 快速产品通道 - 外贸助手
兄弟站点:生意宝 - 国贸通 - 中国化工网 - 全球化工网 - 医药网 - 中国服装网 - 机械专家网 - 中国农业网 - 中国蔬菜网 - 浙江都市网 - 中国红娘网 - 南阳商务网
糖酒招商网 - 中国卫浴网 - 中国粮油网 - Global Buyers & Suppliers - ChinaChemNet

中国纺织网 版权所有 1997-2014 浙ICP证:浙B2-20080131
服务热线:0571-88228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