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压力下的大唐袜业:全球生产基地的转型
生意社8月11日讯 “自营出口增长了37.7%。”诸暨市大唐镇党委书记楼志坚手里拿着一份上半年的袜子生产报表说。
大唐,这个年产135亿双袜子的小镇,是全球最大的袜业生产基地。以大唐镇为中心、辐射周边12个乡镇的袜业产业集群,占诸暨全市工业总产值的22%。
在全国纺织产业普遍不景气的情况下,诸暨袜业集群出示的数据令人颇感意外:截至今年6月,整个袜业集群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利润分别达到190亿元、183亿元和16.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7%、15%和14%。
草根经济:集体化解风险能力?
浙江丹吉娅集团董事长洪冬英不久前去了一趟美国,专门到纽约、洛杉矶等城市的商场、超市里去看他们出口的袜子。“很多货架上都是空的。”洪冬英告诉记者,他们开发的竹纤维袜子几乎供不应求。
在宏观调控越来越严峻的形势下,外界一度认为,大唐的“草根经济”会首当其冲,受到影响。但出乎意料的是,处在金字塔底部的大量家庭经营户们并未遭遇波折。
“没有看到一家袜厂的机器停下来。”大唐当地的一位官员表示。今年上半年,镇政府在走访大量袜子经营户的过程中发现,他们对当前生产普遍表现出乐观态度。
生产情况的正常,主要缘于整个大唐的外贸接单能力并未减弱。次贷危机带给中国纺织产业的影响是,以前随手就买一打T恤的美国人因为信心指数不足而减少了消费支出,从而影响到中国的服装出口。袜子显然是纺织板块中的一个特例,作为一种必需的日常消费用品,来自美国的订单在大唐今年并未减少。
生产成本的上涨,是考量大唐这类加工基地生存的关键。根据绍兴市发改委出示的数据,今年上半年,由于煤电和蒸气价格上涨50%,运费提高一倍,带动工业原材料购进价格同比上涨8%左右,涨幅创两年来新高。
包括用地税收、劳动力价格、运费在内的各项成本上升,难道没有影响到大唐?楼志坚表示,根据上半年的运行情况,众多家庭经营户合力消化了大部分成本支出。楼为此举了一个例子,银行加息对大唐造成的冲击并不明显,因为袜子生产分散在千家万户,很多经营户都是零负债率经营。
但很显然,生产成本的消化更多地来自于那些大唐小工厂的内部挖潜。而与自己组织生产的大型工厂相比,家庭经营户更容易做到这一点。楼志坚认为,大唐这个整散有序、灵活高效的产业组织运行体系,保证了正常生产。
隐忧呈现:下一季是否冬天?
看起来令人乐观的数据,没有令楼志坚很激动。“从长期来看,一些隐忧将暴露出来。”楼表示。事实上,大唐袜业正经历着一次发展战略的再思考。
大唐袜业的前面,道路也并非一片光明。随着2008年特保期满,美国是否会采取反倾销或提高关税等问题在大唐的企业间议论着。
针对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出口利润降低,目前大唐的一些企业采取了汇率锁定、用欧元结算等办法,但从长期来看,这种相对简单的金融手段,最终并非规避风险的良策。
对此,一位当地官员向记者表示,“我们的产业存在一定的经营风险和隐患,需要尽快研究对策措施加以防范。”而楼志坚认为,要解决大唐袜业集群面临的现实问题,必须改变众多袜业企业在产业链和资本链的低端游走路径依赖。
楼算了这样一笔账:如果每双袜子的出口价提高0.1美元,整个大唐袜业就可以新增净利润近100亿元,相当于重新培育一个袜业产业。
这一构想并非没有现实依据。记者调查发现,大唐当地大量的出口企业做成买卖仍主要依赖中间商或海外采购商,缩短这条海外贸易链条,它带给一双大唐袜子的利润绝非是0.1美元。记者获悉,目前大唐一家企业正在与国外企业联系,争取将产品直接打入海外的商场、超市。而从长远来看,整体提高大唐的国际贸易能力,仍是它需要破解的一个问题。
大唐镇政府对此的态度是,政府主导产业集群创新,不是体现在具体扶持一个产业或项目,而要积极为创新做引导、做规划,提供好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
2007年6月,大唐袜业公共服务平台正式启动,该项目由财政投资2988万元设立,具备市场推广、行业监督、产品质检及人才培训、金融服务等功能。据初步估算,每年可为大唐袜业企业服务5000家,节约社会成本近2亿元,新增订单20亿元。
“大唐袜业需要进一步调整工业配置的合理性,提升品牌价值。”东华大学纺织学院张佩华教授向记者表示,大唐袜业目前拥有万余家袜业企业,却没有一家企业在国内市场真正打响自己的品牌。
他的这个想法与大唐不谋而合。去年底,“大唐袜业”获得浙江省首批区域名牌称号,诸暨市政府在一份文件中提出,要将该公共品牌提供给当地袜业龙头企业使用。“我们要从创牌向用牌转变。”楼志坚认为,这对于大唐来说是一个新的系统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