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数据暗示中国短期内政策不会放宽
生意社8月12日讯 中国发布的7月份出口增长数据超过预期,但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升幅创下12年高点,反映出政府短期内不太可能放松宏观调控。
周一公布的数据显示,为了在控制通货膨胀与维持经济增长之间寻求平衡,政府仍需要付出努力。
美林(Merrill Lynch)经济学家鲁亭(音)在研究报告中表示,中国放松货币政策的空间相当有限。
鲁亭预计,中国转而将依赖财政政策,采取针对不同行业的措施来促进经济增长。
中国已经采取了基于特定行业的经济增长推动措施,如提高纺织品行业的出口退税和小幅放宽对小型企业的信贷额度。
政府周一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7月份出口额较上年同期增长26.9%,至1,366.8亿美元,增速高于6月份的17.6%,也高于接受道琼斯(Dow Jones)调查的13位经济学家预计的17.5%。
中国海关总署(General Administration of Customs)表示,7月份进口额较上年同期增长33.7%,至1,114亿美元。当月实现贸易顺差252.8亿美元,高于6月份的214亿美元,也超过上年同期的244亿美元。
中国1-7月的贸易顺差是1,237亿美元,上年同期顺差为1,368亿美元。
中国今年的贸易数据波动性较大,新实施的全国节假日安排使得每个月较上年同期的比较数据受到影响。此外,为了控制污染,部分工厂在奥运会前的停工也可能扭曲了今年的出口数据。
今年1-7月间,中国出口总额较上年同期增长22.6%,而上年同期的出口额增幅是28.6%。
Moody's Economy.com经济学家Sherman Chan表示,中国的贸易前景仍不明朗,因为美国和欧洲经济的大幅放缓显然削弱了外部市场需求。
但Chan表示,中国低端产品的出口可能维持增长势头,原因是许多低端产品被视为必需品,不容易受到经济低迷的影响。
中国国家统计局(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周一表示,中国7月份PPI较上年同期升10.0%,连续第12个月加速上升。
政府在随同发布的声明中称,7月PPI升幅是1996年以来的最高水平,主要受全球燃油及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推动,也受到中国6月份上调燃油价格影响。
国务院(State Council)发展研究中心(Development Research Center)知名研究员张立群在声明中称,PPI涨幅的提高不是经济供求失衡的表现,不会立即传导至消费者价格指数(CPI)。
中国通常只发布PPI原始数据,而不会发表评论。此次配发的张立群文章似乎旨在减轻外界对通货膨胀压力的担忧。
声明称,政府应保持经济的适度增长,防止对燃油需求的过快增长,帮助遏制PPI的快速上升势头。
声明称,张立群还敦促政府采取财政、税收和金融措施来加大对企业的支持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