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绣将走市场化运营新路
生意社8月13日讯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除了靠政府投入扶持还有其他路可走吗?昨日,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朱毅一行来到汉绣工作室,看望汉绣传人任本荣,鼓励他把“汉绣”这篇文章做大,任本荣表示,汉绣工作室将走市场化运营的新路。
汉绣曾与苏绣、湘绣、蜀绣、粤绣四大名绣齐名。出身于汉绣世家的任本荣现年74岁,长期以来致力于重振汉绣的资料整理工作,并出资建工作室,义务收徒,恢复整理2000余件汉绣作品,1996年至1999年他把用4年时间为香港和澳门回归、国庆50周年庆典绣制的三大挂件赠予国家,绣品被市博定为三级文物并收藏。
今年6月汉绣入选国家级保护名录,在市区领导的重视下,7月8日江汉区文化馆无偿腾出70平方米的几间房子,作为任本荣的汉绣工作室。任本荣昨动情地说:“独具楚风汉韵的汉绣艺术有极深的文化底蕴,学徒要有美术、书法艺术功底,在有生之年,我想把汉绣的全套工艺传给后人!”为此,任本荣准备申请办理任本荣汉绣工作室的工商执照,进行市场化运营。他个人已投入了20万元购买绣花线和料子等,打算用4年时间培养4名入室弟子,教会他们打样、着色、针法、刺绣等全套制作工艺,但用于学徒三年的生活保障经费仍缺口15万元。市区领导当场表示,将提供15万元自主创业的贴息贷款以解燃眉之急,市外宣办也将订购汉绣工作室的绣品。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出处“中国纺织网”
编辑:纺织网
「相关报道」
- 汉绣“凤凰”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金奖 (05-14 09:00)
- 武汉汉绣行业协会成立 (10-31 09:28)
- 武汉47幅汉绣作品获奖 (10-10 09:26)
- 湖北省出台汉绣行业地方标准 (07-02 10:46)
- 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现状(一) (06-23 10:14)
- 中国最长汉绣武汉问世 (07-16 09:46)
- 汉绣年销售额不到500万 武汉组建首家汉绣研发中心 (07-05 10:18)
- 希望“产学研”模式在汉绣产业开花结果 (07-05 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