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世界第一?
生意社8月13日讯 如今人们对“中国制造”关注有加。日前,美国一家经济咨询公司预测,由于美国经济下滑,中国明年有望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国家。
根据这项预测,明年,中国将占有全球制造业11.783万亿美元增加值的17%,超过美国所占的16%。一些经济学家们说,这一变化将终结美国在制造业领域长达100多年的主导地位,也将使得中国回归1840年之前占据了1800年的地位。1840年,英国在工业革命后成为了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国家。
数字非常可观,前景看起来更美。但有时候,数量可能并不决定一切。
自然,现在“made in China”无处不在,几乎成了全世界人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这让中国赢得了“世界工厂”的美誉,也让我们在世界制造业排行榜上的名次不断超越发达国家。对于一个30年前还百废待举的国家而言,这当然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但如果注意到硬币的另一面,你会发现这还算不上完美。
应该说,中国制造业的国际地位主要体现在总量上,在质量上与发达国家却仍存在差距。有数据显示,作为度量一个经济体投入产出效益的综合指标,美国、日本的增加值率在0.55左右,而中国不足0.4;此外,从中间投入贡献系数来看,发达国家1个单位价值的中间投入大致可以得到1个单位或更多的新创造价值,而中国只能得到0.56个单位的新创造价值……有经济学家曾举过更为直观的例子:在美国的沃尔玛超市,一个“芭比娃娃”的零售价是9.9美元,而它的出厂价是1美元,这就意味着在这条价值链上,制造它的中国工厂付出了很多,却只得到了十分之一的价值。
其实一定程度上,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制造业的萎缩有时并不意味着产业竞争力的衰落。相反,发达国家由于实现向价值链的协调者和控制者的角色转变,能加强自身对制造业的控制力及产业的竞争力,并获得价值链中的绝大部分价值。美国耶鲁大学教授彼得·肖特的调研报告也指出,工业国家已经通过制造更好和更高质量的产品应对来自中国等国的竞争。而中国制造业却总体上处于世界制造业产业链的中下游,打拼低成本、缺乏核心技术、鲜有大品牌、缺乏话语权,这也更容易受到能源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因素的伤害……
因此,与其在看上去很美的数据中沾沾自喜,倒不如透过“发达国家制造”的应对方案,来反思“中国制造”的现实问题;也许,与成功实现量的突破相比,致力于质的转变将更为重要———提升“中国制造”在全球分工体系中的地位,实现制造产业升级势在必行,虽然,这将有一个阵痛的过程。(杨立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