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桑西移”推进安徽宣城市茧丝绸产业发展
生意社8月13日讯 近年来,安徽宣城市充分发挥皖南山区独特的地域和气候条件优势,紧紧抓住国家“东桑西移”工程的契机,壮大发展龙头企业,发展改造蚕桑基地,引导蚕农科学养殖,全面推进茧丝绸产业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产业发展呈现速度明显加快、规模加速扩张、质量显著提升和丝绸加工业稳步发展的良好态势。
据悉,宣城市现有桑园面积16.2万亩,年产茧15万担左右,获得蚕茧收购资格的茧站共有109户,丝绸工业企业60余家,丝绸工业从业人员近7000人,真丝绸产量2300万米,丝绸工业产值近10亿元。绩溪、广德、泾县年产鲜茧均达到1万担,其中绩溪、广德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初步形成茧丝绸发展产业链,广德部分乡镇已经形成茧丝绸发展工业集中区,丝绸各类加工企业达到40余家,丝绸产值达到5亿元左右,丝织品产量达到全省三分之一,丝绸出口 交货值2亿元。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出处“中国纺织网”
编辑:纺织网
「相关报道」
- 广西柳城:“东桑西移”带动农民致富增收 (09-02 08:48)
- 昭平:“东桑西移” 蚕农年增收1万元 (06-27 10:30)
- 借东桑西移之风重振湖南蚕桑经济 (12-05 13:31)
- 广西蒙山:加快“东绸西移”延伸桑蚕产业链 (06-16 16:22)
- 广西蒙山打造“东绸西移”基地 (04-01 16:00)
- 云南巧家县:借力“东桑西移”发展壮大蚕桑业 (03-25 08:42)
- 汉中检验检疫局四措施促出口生丝质量整体提升 (12-13 09:18)
- 陕西省茧丝绸产品展销签订合同2723万元 (11-30 0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