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农分会:雾里看“花” 棉农期望可能落空
四调控政策-支持乏力
滑准税下调,这无疑对纺织行业是个利好消息,但纺企仍不买账。来自财政部的消息,从2008年6月5日到10月5日,对限额外进口的一定数量的棉花实施临时滑准税政策,将进口价格较高品质的棉花从量税从570元/吨降低至375元/吨,但目前纺织企业困难重重,仅213元/吨的成本下降并不会改变企业和行业的运行情况和经营效益。国家实施滑准税,本应是调整国内外棉花差价,保护棉农利益,眼下看,对籽棉价格影响不大。最近退税率由11%恢复至13%,但在今年严峻的经济形式下,这种支持略显乏力。信贷政策从紧,使一些中小企业贷款更为困难,国家为保护棉农利益,保证收购正常,不给农民打白条,在新棉收购企业的贷款上,农发行都有明确的支持政策,但也明确了支持的对象,象那些小型轧花厂就不是信贷对象,一些分散棉区就没有大包型轧花厂,收购资金困难,这些地方的棉价都偏低。另外,为了控制棉价,在贷款额度上也做了限定。
这种信贷政策虽有利于棉花加工质量,但无利收购市场的活跃,籽棉收购价格难以上升。
五、粮油价跌-棉价难升
今年2-3月国家连续两次提高了稻谷最低收购价格,提价后的最低收购价格稻谷比2007年增长了9-10%,小麦比2007年增长4-7%,面对生产资料60%以上的上升,这个提价显得滑稽,表面上是保护农民利益,限定了最低收购价,实则是一个粮食收购指导价,最近粮油价格出现齐跌,尤其是食用油价格跌幅最为明显,这极不利于籽棉的副产品棉籽的价格提升,籽棉的价格被打了折扣。农产品的低价,农资价格的飙升,国家全力抑制通胀,通胀必将转移到农产品,农民将付出代价,棉价达到去年水平实属不易。相信这不是国家调控的初衷,也不是目的。
总体看,棉价达不到棉农期望值,棉农惜售心理加剧;下一年度,棉价将“低开,稳走,趋高”。如果价格离棉农期望值过远,那么必将导致棉农来年植棉积极性降低,植棉面积下滑,将对我国棉花产业的健康发展造成不利影响。(中国棉花协会棉农合作分会秘书长 王定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