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之乡陷入亏损境地 南通家纺城门可罗雀
“富二代”新招找客户
出生于1986年的亚英是“富二代”的代表,她告诉记者,纺织品企业生意最好的时候是在“非典”那一年。“‘非典’结束后,人们的购买力迅速反弹,销售情况特别好。”
亚英这一代的守业者与她们的父辈有所不同,几乎都引入了电子商务。“竞争太激烈了,坐在店里等客户上门是行不通的,要想办法主动找客户。”
竞争的白热化是这一两年的事,家纺城的商家数量迅速膨胀,价格也因此涨不上去。“配布涨2角,印染涨2角,都成了我们的负担,成本一共涨了30%。可有的人不涨价,我们也不敢涨价。”亚英说。
亚英和其他许多小商户一样,把与家纺城一街之隔的金太阳当作学习的榜样。
金太阳是这一带唯一独立在家纺城外面的企业,有车间、办公楼还有店面。亚英告诉记者,金太阳拥有水星家纺、罗莱家纺这样的大客户,做的是高档面料,政府也将它作为龙头企业来扶持,已进入良性循环,一年销售十几亿元。“金太阳每年300多人在外面跑业务,公司还送他们去听销售课程,一节课好几万元,听说效果立竿见影。”
与亚英对门的陆老板认为,金太阳能发展起来,关键是抓住了机遇。虽然都是从家庭作坊起步,在十几年前,金太阳依靠一个特别受欢迎的花型,一下子赚到了五六百万元,这笔巨款迅速帮助它成长起来。陆老板认为,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去,接下来拼的是眼光。家纺城虽然大,但产品品种非常少,家家户户都在那几家酒店用品上做生意,短兵相接。他打算今后多在设计花型上下功夫,花大价钱找最好的设计公司。
原因:中小企业5大困境南通纺企无一躲过
苏通大桥把上海到南通的车程缩短到两个小时,在南通近郊的高速公路两旁,纺织企业巨幅广告牌逐渐被纺织检测、印染、花型设计等广告所包围。民间借贷的广告数目繁多,格外刺眼。
记者走进南通市郊的经济开发区,对部分纺企进行了走访。
- 院士姚穆:纺织之乡南通纺织产业优势显著 (11-11 08:45)
- “通创荟”助推纺织丝绸产业转型升级 (11-10 09:02)
- 创新创业驱动 纺织产业转型升级 (11-07 09:39)
- 南通举办"互联网+纺织家纺产业转型升级"论坛 (10-23 13:18)
- 2015中国南通“智慧纺织”大赛举行 (10-13 08:20)
- 张謇杯家用纺织产品设计大赛作品在南通展评 (09-09 08:28)
- 南通:遭遇瓶颈,智慧之力助推纺织产业转型 (09-06 08:41)
- 南通江海英才“智慧纺织”创业大赛总决赛举行 (08-28 0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