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布查尔县刺绣协会 绣出妇女美好人生
生意社8月23日讯 在新疆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纳达齐牛禄乡刺绣中心“西迁情刺绣坊”里,一件存放50年但鲜艳如新的“龙凤呈祥”绣品最能引起观者在此驻足,这也足以说明锡伯族刺绣的悠久历史。
锡伯族妇女心灵手巧,民间刺绣历史悠久,她们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并把它体现在刺绣的图案中,在服装、头巾、枕套、鞋子、窗帘等日常用品上,都有人物、山河、树木、花卉、飞禽走兽等图案。为保护传承锡伯族传统文化,提高年轻一代的民族文化意识,纳达齐牛禄乡在落实联合国援助501项目中做了大量工作。目前从事手工刺绣的妇女有200余人,有民间手工作坊40间,还计划组织刺绣能手去内地参观学习。
记者在采访时,看到有许多奥运主题的刺绣品,这也表达了锡伯族妇女为奥运加油、喝彩的情结。现在大多刺绣作品出自机器,这样不仅提高了产量,而且在质量上也和手工刺绣相媲美。来自国内外的订单已使当地的师傅们应接不暇。
纳达齐牛禄乡在当地大力推广刺绣手工艺,还成立了刺绣协会,将民间刺绣高手集中到协会当中,并为每个刺绣坊命名,这样协会不仅便于管理,而且能使刺绣师傅们有一种责任感和荣誉感。目前在察布查尔实施的联合国援助501项目,就是中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综合扶贫示范项目。这个项目2006年11月启动,我区的察布查尔、木垒、奇台被确定为项目实施县。察布查尔县许多锡伯族妇女受益于此项目。
察布查尔是锡伯族语“粮仓”的意思,因气候适宜、土地肥沃、水量充足,该县大量种植水稻,目前优质水稻面积达13万亩,有新疆“米乡”的美誉。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地处新疆伊犁河谷,1764年,3725名锡伯族官兵及家属离开故乡沈阳,西迁至此屯垦戍边,每年农历四月十八日是锡伯族从东迁往新疆的纪念日,称为西迁节,每年都举行大规模的庆祝活动。
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锡伯族人口数为188824。目前,有2万多锡伯族人口生活居住在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是中国锡伯族文化的唯一保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