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裁缝”皮尔卡丹的30年中国之旅
“裁缝”造访中国
刚从中国驻法国大使馆公使衔商务参赞任上退下来的韩铁城,曾经是皮尔卡丹的“牵线人”。1976年1月,韩是中国驻法大使馆的工作人员,负责一个国内到法国去的地毯展览,天津地毯厂一幅以绿色为基调的长城图案挂毯被皮尔卡丹看中,他留下了自己的名片。第二天,韩铁城带着地毯小组去拜访皮尔卡丹:“当时就是希望能帮厂家把价钱卖高点,他们觉得卖3万就不错了,我说肯定能卖5万。”
没料到皮尔卡丹几乎没犹豫就同意了出价,他真正感兴趣的是中国。几天后,皮尔卡丹打电话邀请韩铁城去协和广场的马克西姆餐厅吃饭,一晚上他都在谈论中国,吃饭结束的时候,他正式问韩铁城能否帮着他去中国。韩铁城当即答应,但回去汇报时领导训了他一顿,说时装不是中国所需要的东西。通过官方正式邀请的渠道看来不可能,韩铁城找了使馆其他部门。
1978年,皮尔卡丹终于得以游客身份进入中国。中国的一些官员听说,“一个法国裁缝”来了。
这时候的中国人还是“蓝蚂蚁”,北京满街都是军便装和中山装,甚至不好分辨男女,人们不知时尚为何物。“一个裁缝”在这个时间来访,看起来不算明智。皮尔卡丹感受到了中国的贫穷和人们物质生活的匮乏,但中国正处于复苏之际,整个社会在经历“第一次思想大解放”。
你得问问我父母
1979年4月,皮尔卡丹受邀来到中国,他让中国观众第一次看到了外国时装设计师的服装表演,虽然这只是一场限于外贸界与服装界人士参加的“内部观摩”。
在北京民族文化宫一个临时搭起的T型台上,皮尔卡丹带来的8个法国模特和4个日本模特,在流行音乐的伴奏下走起了猫步,台下的人们穿着蓝灰制服,屏住呼吸观看。当一位金发女模特在T台中间停下,兴之所至撩起长裙的两襟,露出三角裤,台下观众竟不约而同地向后仰身。“像在躲避着一种近在咫尺的冲击波。”观看了这场表演的新华社记者李安定这样描述。
这次展示的一些衣服肩膀高高耸起,皮尔卡丹从中国宫殿的挑檐获得了灵感,已经有意识地给服装加入了中国元素。
作为最早采访皮尔卡丹的中国记者,李安定至今对于皮尔卡丹当年的勇气赞叹不已:“他是第一个来中国吃螃蟹的人,非常了不起。”
吃螃蟹也有代价,《参考消息》那时刊登了一篇香港报纸的评论,大意是国人连衣服都穿不上,还看什么时装表演,文章传递出有关部门对时装表演和模特的不接受。在随后的上海之行中,对皮尔卡丹接待规格降低,态度冷淡,表演的场次和观众人数也都大打折扣。
在北京的展示中还发生了一个关于“帘子”的小插曲。有人看后台男女模特混杂换衣,觉得“不方便”,给他们中间加了一块幕布,皮尔卡丹发现后要求中方把幕布拆掉,他说:“我们的男女模特一直是在一个房间里换衣服,没什么不方便,作为服装设计师我要像医生了解病人一样了解模特形体。”中方人员接受了意见,但相约不要走漏风声。
两年后,1981年,皮尔卡丹再次到中国进行服装展示,这次是在北京饭店,首次面向公众,展示服装的已经主要是中国自己的模特。后来成为皮尔卡丹中国代表的宋怀桂当时负责挑选模特,这在当时是个难题,大部分人根本不知服装模特是做什么的,宋怀桂等在街上看到漂亮姑娘或小伙,就像“星探”一样先自我介绍,再介绍模特业是什么,问别人能不能过来试试,得到的回答往往是“要问父母”。
北京的模特表演队最终挑选出来的一二十人,几乎全部来自基层。有卖蔬菜的、织地毯的、卖水果的,还有纺织女工。他们每天晚上集中在一起,接受来自巴黎的两位专业教练的指导。很多人对家人和单位隐瞒了真相,用请病事假的办法保证训练。父母往往是阻力最大的人,他们担心这是个“下贱”的工作,当时模特队里年龄最小的石凯,后来被称为中国真正的“第一名模”,那时候经常被父亲威胁“如果敢登台表演就打断你的腿”。单位给的压力也非常大,第一代男模贡海滨就被工厂从市区“发配”到郊区去搬砖。
因为母亲与宋怀桂是好友,曾经是跳高运动员的郑思褆也被选中。当时她刚刚考上大学,担任学校团委书记,给一个“资产阶级国家来的时装设计师”当模特是不可想象的,她最后选择了放弃。不过她并没有和皮尔卡丹失之交臂,几年之后,她到了巴黎,在皮尔卡丹身边工作,现在是马克西姆餐厅中国区执行官。
因为是第一次面对公众,组织者还担心中国人不喜欢看服装表演,挖空心思在其中加入了京剧的猴戏,戏剧评论家霍大寿帮忙从中国京剧院找来了串场的演员。霍回忆说,当时对服装的审查非常严格,很多有“暴露”嫌疑的服装都没有获得展示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