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人:中小企业缺冬天?
生意社9月1日讯 马云的一封“家书”却牵动了整个春秋的变迁,这是一句令人警醒之言,仿佛秋天的最后一片叶子,其影响恐怕不亚于刘翔退出奥运跑道。
一时间,公众的经济视野中多了“冬天”二字。仿佛一夜间,从盛夏的热情来到了白雪飘飘的寒冬。“过冬论”一出,马上分化出三种声音。一种是春犹在,何言冬;一种是冬眠、猫冬还是捱过冬天、冬泳;另一种,则是“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冷暖自知是最冷静的看法。然而,国家发改委中小企业司的统计显示,全国今年上半年6.7万家规模以上的中小企业倒闭。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代表的纺织行业中小企业倒闭超过1万多家,有三分之二的纺织企业面临重整。一些关于中小企业的坏消息不断传来。温州作为中国制造业的发源地,30万家制造企业目前正有20%处于停产和半停产状态,目前已有超过4万家企业倒闭。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很多进出口中小企业正是因为不能适应人民币升值、劳动力成本上升、通货膨胀,利润空间不断被压缩而纷纷倒闭。今年1月到5月,广东东莞全市关停、转移的外资企业405家,同比上升了36.4%。数字显示,网商最密集的浙江今年上半年规模以上亏损企业有1.07万家,亏损面达19.6%,全省超过1200家企业如今已经关门歇业。
股市上沪指跌破2400点,跌幅已经超过53%。全球经济衰退、次贷危机、能源危机,国内外贸萎缩、中小制造业“迷路”、通货膨胀、7月份生产者价格指数(PPI)攀升10%都加剧了人们对经济的担忧。
有趣的是,早在一年前,就有一媒体的一条新闻标题是“猫扑不上市就没空调?”曾几何时上市作为了互联网企业家鸡变凤凰的“密诀”和惟一希望,然而,去年底赶赴美国的国内互联网上市大军正纷纷遇冷,不少创业型企业没坚持到上市,却被秋天的最后一根稻草压倒在冬天的门槛上。没有“空调”的互联网企业是否会就此直接迎来经济空调带来的冬天呢?
辟谣博客网破产的传言后,方兴东认为“投资者喜新厌旧,网民和用户也喜新厌旧,这是互联网精彩和残酷所在”。麦田发表的“博客过时论”同样引起争论。更多的言论似乎令互联网行业的“过冬论”有点接近真相。尽管马云在喊“冬天会比大家想像的更长!更寒冷!更复杂”,而张朝阳却称“现在春意盎然”。
如果说互联网上的“5分钟热度”带来的风险本身就为冬天来临埋下了伏笔的话,马云的看法源自感受全球经济衰退的敏感和伸向经济土壤深处、数量庞大、实实在在的中小企业群。华为的任正非、TCL的李东升、联想的杨元庆、海尔电脑的高以诚都喊出“过冬”显然不单单只为预警,虽然我们无法知道,还有多少中小企业在冬天来临前就已经悄然离场。国内最大的工业缝纫机企业飞跃受困,国内最大的袜业公司之一金乌集团董事长“失踪躲债”,这一个个遭遇冬天的中国商人正面临着“生死”考验。
在西子湖畔,参加APEC工商咨询理事会亚太中小企业峰会的30多位演讲者对马云的“过冬论”集体投了赞成票。但经济学家陈志武教授认为,经济困境没有10年前严重。而狂人经济学家郎咸平直言,经济衰退只是让大企业少赚点儿钱,但数量庞大的中小企业则是如履薄冰,面临空前的生存压力。
互联网生命周期“轮回说”也好,盲目扩张与抄袭模仿说也罢,过冬的储备应该是有备无患的“深挖洞、广积粮”,粮草不够无论谁也过不了冬。中小企业如何既不被“盛夏”的机会撑死,又不被寒冬的饥馑饿死?谢文的观点是,一个守旧、成熟模式的冬天就是创新公司的春天。史玉柱的看法正相反,中小企业不要盲目在冬天里转型。
也许,过冬论掀起的轩然大波还将持续下去,而这些争论之所以出现,也许只是因为,我们经历的冬天太少。温室里长不出参天大树只有历练过,才会由“窝冬”变成享受冬天的“冬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