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河·濮院羊绒制品市场盛装登场共谋大市
生意社9月3日讯 清河羊绒产业起步于1978年,经过30年的发展,清河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羊绒产业集聚地,产业规模达到150亿元,被誉为“中国纺织名城”、“世界羊绒之都”。2006年,清河县加工销售各类无毛绒就已经达2.3万多吨,其中山羊绒达4600多吨,占全国总产量的60%,世界总产量的48%;绵羊绒及牛毛绒1.8万多吨,占全国总产量的90%;年出口创汇达8000多万美元。
清河·濮院羊绒制品市场的盛装登场是中共清河县委、清河县人民政府为拉动羊绒产业优化升级、推进羊绒产业集群化发展、提升羊绒产业综合竞争力所实施建设的“十一五”重大战略工程,也是河北省重点建设项目。
羊绒产业独占鳌头
清河的羊绒产业在90年代取得了迅猛的发展,羊绒产业在全县的经济比重提升到了70%以上,成为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2000年以来,以羊绒分梳为主的初加工竞争愈加激烈,清河县适时提出了“巩固提升初加工、大力发展深加工”的号召,并实现了向织衫、羊绒裤裙、面料、服饰制品等系列化、精细化方向拓展,为羊绒产业的发展迎来了广阔的天地,全县有8个羊绒品牌被评为省级著名商标。1994年以来,清河先后成功举办了十四届国际羊绒及绒毛制品博览会,清河羊绒产业已经向四个方向发生了重大转变。
分散采购向集中采购转变清河羊绒产业所需原料最初的采购方式为企业自发上门收购,随后牧区诞生了专业的收购公司。与此同时,个体收购大军也在迅猛成长。市场鱼龙混杂,质量、等级、货款回收等方面的纠纷时有发生。随着信息、交通的日益发达,大批的牧民来清河销售原料,清河独有的风景线——羊绒客栈应运而生。客栈负责牧民住宿、原料的安全仓储、交易、货款回收。目前,清河已有羊绒客栈40多家,清河每年所需原料的50%以上由羊绒客栈完成集散功能。
分散加工向集中加工转变原料加工为成品绒,必须经过分捡、水洗、分梳等环节。目前,清河形成了专业化生产格局,出现了200多个绒毛分梳专业村,全县拥有梳绒机近2万台,从业人员达到10万人,并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市场购销体系。原绒的采购触角还深入到了阿富汗、外蒙古、伊朗、哈萨克斯坦等国家,每年来清河的客商达到10万多人次,年交易原绒近万吨。
粗加工向深加工转变近年来,清河提出发展“大纺织”概念,在大力发展山羊绒制品的基础上,积极拓展绵羊绒、棉、丝、绒混纺制品的发展,引导羊绒业深加工向多元方向发展。目前,全县固定资产达100万元以上的羊绒深加工企业达到280多家,建成羊绒合资合作项目32个,极大地推进了羊绒深加工产业发展。市场涌现出了一批著名品牌,如宏业、东高、雅高思蒂、依罗迪、绒之杰等。全县有80多家企业获得自营进出口权,出口创汇连续四年名列全省前茅。
粗放型向集约型发展转变清河羊绒产业近年来向产业集群方向发展,产业集聚度日益提升。清河县规划建设了羊绒科技园区,面积达12平方公里,吸纳引进了150家企业入驻,投资规模普遍在300万元以上,其中宏业公司投资规模达到5.6亿元。羊绒科技园以其鲜明的特色产业优势、超前的规划、合理的布局,先后被评为全国十佳民营科技园区、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专业市场扬帆起航
2007年,中国清河·濮院羊绒制品市场正式破土动工。中国清河·濮院羊绒制品市场由两大主体组成:一是50300平方米的市场展示大厅,作为羊绒产业交易场地;二是规划建设占地200亩,标准厂房面积达18万平方米的羊绒业科技创业园,集聚羊绒产业领域的创业型小企业,培育孵化,使之成长为羊绒业生产基地。
中国清河·濮院羊绒制品市场展示厅由浙江华新实业有限公司投资,清河县华源羊绒制品市场开发有限公司建设,总投资达8000万元。目前展示厅工程建设已经接近尾声,预计在2008年9月26日可以全面投入使用。展示厅共规划建设店铺600多间,底楼为羊绒品牌服饰制品交易区,北区二楼为羊绒制品交易区,南区二楼为国家发改委批准设立的中国清河国际羊绒交易中心。市场展示厅按照高标准、现代化市场设计建造,店铺统一精装修,拥有地源热泵环保节能中央空调,一至二楼设立货梯和自动扶梯,为企业及经营户提供一流交易展示环境。
中国清河羊绒业科技创业园(企业孵化器)总投资2.5亿元,占地200亩,规划建设标准厂房18万平方米,目前已经建成8万平方米。创业园的建设将为中小企业提供一流的标准化创业环境,促进中小企业依托市场销售平台,实现科工贸一体化发展格局。
科技体系强力助推
清河羊绒产业的集聚、提升必须发挥科学技术的推动作用。市场投资建设单位浙江华新实业有限公司在市场建设之初,就着手规划了羊绒业科技服务体系,投资800万元,设立了九大科技服务平台,为入驻的经营户及羊绒业小企业提供从产品设计、纱线开发,到产品营销等领域的一条龙服务。
羊绒业培训中心以羊绒产业为依托,与清河地方政府、河北省中小企业辅导中心、北京服装学院以及国内众多专业服装院校、科研院所、培训机构全面合作,制定本地区羊绒产业人才预测和培训计划,为企业提供能进一步提高职工技术素质、操作技能的技术培训,以及为企业培育营销、设计、打样、管理等各类人才,并积极组织企业外出参与各项考察活动和各类贸易洽淡会。
检验检疫中心与清河地方政府、清河县检验检疫局全面合作,在市场内设立联合办公中心,对进入市场交易的绒毛及绒制品各主要项目按国家相关检疫要求作出权威检验检疫并作出权威报告,在源头保障羊绒品质、保证市场的声誉,打造清河羊绒品牌。
税务、工商联合办公中心由清河县国地税、工商部门在市场内设立联合办公中心,对市场羊绒交易行为实施现场监管,为市场商户争创品牌、规范纳税创造良好条件。
计量过磅中心对进出市场交易中心的所有羊绒及绒制品进行计量过磅,并出具权威计量报告,为工商、税务部门行使相关政策提供准确数据。
羊绒业检测中心为市场商户提供产品检测服务,并作出权威检测报告,确保羊绒品质,保障消费者权益,打造清河羊绒品牌。
羊绒业科技研发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以羊绒产业共性技术为研究对象,依托多家大专院校的研究力量重点开展新型羊绒纱线、羊绒面料、羊绒后整理技术研究。中心与大学联合建有纺织实验室,帮助小企业解决技术难题,通过产学研结合方式承接省市级研究项目,并将研究成果逐步实施产业化。
羊绒业科技服务中心通过创办《毛衫产业信息》报、《中国羊绒产业网》、《羊绒企业E站通》、《羊绒产业论坛》、借助阿里巴巴诚信通贸易平台,沟通本地羊绒企业与国内外信息联系,帮助企业利用产销信息拓展市场、指导生产;运用针织CAD设计软件,配套STOLL电脑横机为广大中小企业提供新款式设计、打样服务;专业的法律服务为中心企业提供法律咨询、法律知识培训服务;为经营户及小企业提供专业的公司开办、财务咨询、财务代理记账、报税服务。
羊绒业贸易中心吸引外商采购、订货,推动羊绒产业拓展国际市场,帮助中小企业解决在报关、翻译、外贸出口等问题,组织企业参与国际贸易活动;拓展羊绒内销渠道,建设国内羊绒营销网络,促进内外贸易并举的产业发展之路。
羊绒业展示中心建立羊绒产业文化馆,展示由中心以及中小羊绒企业研发的新产品,新成果,承接各类产品演示活动和羊绒服饰产地价格咨询服务。
南北互动共创辉煌
中国濮院羊毛衫市场是目前国内最大的毛针织制品市场,集聚了全国各地的客商,汇聚了各类知名品牌,由此形成了濮院巨大的品牌优势、信息优势、设计优势、营销优势、管理优势,渠道优势。而清河恰恰凸显了羊绒原料优势、劳动力成本优势、土地资源优势。南北双方的联合,可以实现产业整合,优势互补。羊绒市场名称中“清河·濮院”的含义正是寓意于此。市场的建成将整合桐乡濮院、秀洲洪合和河北清河三地市场资源,打造南方毛衫产品在北方的销售平台。
目前,中国清河·濮院羊绒制品市场展示厅已经吸引了内蒙、北京、山东、广东、桐乡濮院、秀洲洪合等地的鄂尔多斯、恒源祥、兆君、皮皮狗、宏业、东方叶杨、东高、雅高思蒂、依罗迪、绒之杰、三十秋、鸵鸟、千圣禧、苹果等150多个品牌入驻,汇聚了全国各地的羊绒服饰制品生产厂家及经销商,为市场在2008年9月26日投入使用奠定了良好基础。
中国清河·濮院羊绒制品市场的建设,将终结清河羊绒产业“有市无场”的历史,形成市场交易展示厅与创业园生产基地相互联动的发展格局,从根本上改变清河羊绒产业发展模式,将清河打造成国内乃至世界的专业羊绒制品交易中心,使清河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羊绒之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