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正在形成新动力结构
生意社9月3日讯 奥运会结束之后,社会关注的焦点重新转到对我国经济走势的观察上。中国经济向何处去?大家见仁见智,众说不一。乐观者有之,悲观者亦有之。
今年3月份,温家宝总理在一次记者会上说:“今年恐怕是中国经济最困难的一年。”事实表明,困难不仅在于南方冰雪灾、汶川大地震等破坏力巨大的自然灾害的连续发生,而且在于经济内部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加剧,外部经济环境渐趋恶化,中国经济发展面临巨大压力。尽管如此,我们仍然有理由说,中国宏观经济的基本面是好的。
就经济增长来说,大家最担心的是今年以来的速度下滑。据统计,今年上半年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为10.4%,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8个百分点,而且第一季度增速为10.6%,第二季度为10.1%,呈现连续下降。但是应该看到,超过10%的经济增长速度,无论是从全球范围看,还是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的历史看,以及和政府年初预期增长8%的目标比,都是一个不低的速度。况且,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2008年宏观调控首要任务之一就是“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可以说,目前的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在很大程度上说明宏观调控政策产生效果,或者说宏观调控的有效性得到体现。如果把当前经济增长放缓的影响完全负面化,显然不能说是一种合理的判断。
与经济走势分析相关的另一个关键问题,是对当前价格总水平或通货膨胀的判断。前些年,我国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保持了低水平的通货膨胀率,国民经济运行达到了经济学上所讲的理想状态,即“高增长、低通胀”。这种状态之所以“理想”,就在于这样一种状态不仅难以达成,更难长期保持。如果我们仍然以前些年的“高增长、低通胀”状态为参照的话,就很难对我国当前经济走势作出客观判断。实际上,随着价格总水平的逐步攀升,我国经济已经进入“高增长、中通胀”的阶段(我们可以把居民消费价格上涨5%到8%设定为中度通货膨胀),而“高增长、中通胀”尽管不是最优选择,但仍可视为一种次优选择。今年前4个月,我国价格总水平持续大幅上升,但从5月份开始涨幅转为下降,前7个月的居民消费价格涨幅为7.7%,其中7月降到6.3%,为10个月以来的单月新低。可以说,我国价格走势目前仍处于可控范围内。还应该看到,当前的价格上涨是在市场关系总体上供给大于需求、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增幅大于居民消费价格涨幅的格局下实现的。回溯历史可知,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曾经经历过一次严重的通货膨胀。1994年居民消费价格涨幅达到24.1%,零售物价涨幅为21.7%。两相对照,可以看出,我国当前的价格上涨并非不可容忍。当然,价格问题历来不是单纯的经济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也是政治问题,因为价格不仅关乎经济环境的稳定,更关乎民生,关乎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抑制通货膨胀依然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政府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
分析和把握当前经济经济走势时不能失之偏颇。不要把经济增长放缓看成是高增长的结束和走向衰退的转折。分析和判断经济走势的确有一个方法问题,不能昨天强调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是经济增长偏快及投资增长过快、货币投放过多、外贸顺差过大,今天因为经济增长放缓、投资增幅下降、货币一定程度收紧、外贸顺差减少,就看衰整个经济,看淡长远发展。这样的观察方法既不客观,也不理性。作为肩负宏观调控责任的政府,须在客观、理性地分析和把握经济走势的基础上科学制定、适时调整宏观政策,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对于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但要正视,更要深入分析背后的原因,对症下药。
4月份,国务院根据经济运行的新情况,适时提出了宏观调控“既要防止经济由偏快转为过热,抑制通货膨胀,又要防止经济下滑,避免大的起落”的新要求,无疑是正确的。统计数据表明,与前6个月相比,7月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加快0.5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速加快0.3个百分点。7月份出口增长也较上月加快了9.3个百分点。最近,又有一些措施出台,比如上调纺织品出口退税率、增加震后重建预算、提高商业银行信贷额度等。
不可否认,我国经济发展正在经历一个艰难的时期,不确定的影响因素增多,但我国经济的基本面不会改变,将继续保持持续高增长势头。这是因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我国经济增长总体上已经走出了动力单一化阶段,进入“动车组”阶段,经济增长的动力趋于多元化、分散化、均衡化,新的动力结构正在形成:从主要通过东部带动走向东、中、西部共同推动;从主要依靠非公有制经济带动走向各种所有制经济合力推动;从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走向消费、投资、出口均衡推动。新的动力结构必将为我国经济长期发展提供持续而强劲的动力。